第22章(1 / 2)
封析扬带上手套,扒拉着小猫陈尸的草丛:“我们只管抓人,至于怎么判得看法院,大爷,你们这个门口也没个监控?”
大爷“嗐”了一声:“倒是有人提过装什么监控,但是你也看见了,也没几个人来玩,天天都在亏钱,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谁有闲钱搞那玩意。”
“晚上也没人值班?”
大爷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人值班,白天都没几个人,晚上乌漆嘛黑的,渗人,谁上这来。”
又问了些情况,几人马不停蹄赶到发现第三只猫尸体的河岸边。
基本与前面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来往人不多的地方,清晨有路过的人无意中发现,好事者拍下来后有环卫工人清理了猫尸体。
“看来这人喜欢半夜出来。”回程熊少华开车,他边开边嘟囔。
竹韵独自坐在后排,若有所思:“但是祝星是早上被杀害的,这个人不仅突然改变了行凶习惯,还升级了行凶对象。”
封析扬:“几处对猫行凶的地点都离和平小区不远。”
竹韵明白了封析扬的意思,他在试图通过猫与祝星的被害地点找出凶手的所在范围。
前不久的犯罪心理学讲座中正好讲过,给罪犯做画像,可以通过罪犯的犯罪心理做心理画像,但另外还有一个罪犯画像的分支,通过利用罪犯的犯罪地点,而不是相貌和行为特征来预测他的行为模式,被称为犯罪地理画像。
回到市局,封析扬三步并两步地爬楼,他突然想到什么,脚步一停,扭过头,目光越过紧跟在身后的熊少华,落在竹韵身上。
竹韵今天穿的是一身运动套装,脚上也是运动鞋,虽说不能完全跟上封析扬的速度,却也落得不远。
“怎么了,老大?”熊少华也停下,顺着封析扬的目光回头看,什么也没看出来。
封析扬动了动嘴角,继续上楼。
他们前脚刚进去,许志鸿也回来了。
封析扬敲敲玻璃,对着许志鸿一招手。
“老大。”
封析扬让他们坐,自己靠着办公桌的边缘:“大许先说。”
“我查了文进和祝星,两人都不是本市人,在本市没有亲戚,大学毕业以后留在陵市工作,后来干脆安了家,相熟的同学、朋友和同事都说两人人挺好,想不出他们能有什么仇人。”
竹韵突然说:“凶手未必是他们认识的人。”
三道目光同时望向她。
竹韵思索了片刻:“你们还记得罗伯特·雷斯勒在讲座上说过他把凶手分为两种。”
封析扬眯起眼回忆:“一种在作案时有逻辑,有可遵循的固定模式,另一种凶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哦,”熊少华恍然大悟,“这次的凶手属于第一种,有固定模式。”
“恰恰相反,”竹韵反驳,“我认为,凶手的行凶毫无逻辑可言。”
熊少华不接受反驳:“为什么,每次的现场都有剖腹,剁碎脏器,还有,只有少量血迹,凶手一直在遵循他的行凶方式。”
竹韵摇头:“不,他的那些方式毫无章法,我们所说的固定模式,比如每次行凶后都要点一支蜡烛,或者给死者穿什么衣裳,那种能表露凶手行凶时心理状态的行为,或是仪式感,但是这个凶手的手法明显杂乱无章,疯狂且偏执为了残暴而残暴。”
封析扬:“你的结论是……”
“基于我对心理学的了解,我觉得凶手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也有可能是有吸毒史的瘾君子。” ↑返回顶部↑
大爷“嗐”了一声:“倒是有人提过装什么监控,但是你也看见了,也没几个人来玩,天天都在亏钱,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谁有闲钱搞那玩意。”
“晚上也没人值班?”
大爷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人值班,白天都没几个人,晚上乌漆嘛黑的,渗人,谁上这来。”
又问了些情况,几人马不停蹄赶到发现第三只猫尸体的河岸边。
基本与前面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来往人不多的地方,清晨有路过的人无意中发现,好事者拍下来后有环卫工人清理了猫尸体。
“看来这人喜欢半夜出来。”回程熊少华开车,他边开边嘟囔。
竹韵独自坐在后排,若有所思:“但是祝星是早上被杀害的,这个人不仅突然改变了行凶习惯,还升级了行凶对象。”
封析扬:“几处对猫行凶的地点都离和平小区不远。”
竹韵明白了封析扬的意思,他在试图通过猫与祝星的被害地点找出凶手的所在范围。
前不久的犯罪心理学讲座中正好讲过,给罪犯做画像,可以通过罪犯的犯罪心理做心理画像,但另外还有一个罪犯画像的分支,通过利用罪犯的犯罪地点,而不是相貌和行为特征来预测他的行为模式,被称为犯罪地理画像。
回到市局,封析扬三步并两步地爬楼,他突然想到什么,脚步一停,扭过头,目光越过紧跟在身后的熊少华,落在竹韵身上。
竹韵今天穿的是一身运动套装,脚上也是运动鞋,虽说不能完全跟上封析扬的速度,却也落得不远。
“怎么了,老大?”熊少华也停下,顺着封析扬的目光回头看,什么也没看出来。
封析扬动了动嘴角,继续上楼。
他们前脚刚进去,许志鸿也回来了。
封析扬敲敲玻璃,对着许志鸿一招手。
“老大。”
封析扬让他们坐,自己靠着办公桌的边缘:“大许先说。”
“我查了文进和祝星,两人都不是本市人,在本市没有亲戚,大学毕业以后留在陵市工作,后来干脆安了家,相熟的同学、朋友和同事都说两人人挺好,想不出他们能有什么仇人。”
竹韵突然说:“凶手未必是他们认识的人。”
三道目光同时望向她。
竹韵思索了片刻:“你们还记得罗伯特·雷斯勒在讲座上说过他把凶手分为两种。”
封析扬眯起眼回忆:“一种在作案时有逻辑,有可遵循的固定模式,另一种凶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哦,”熊少华恍然大悟,“这次的凶手属于第一种,有固定模式。”
“恰恰相反,”竹韵反驳,“我认为,凶手的行凶毫无逻辑可言。”
熊少华不接受反驳:“为什么,每次的现场都有剖腹,剁碎脏器,还有,只有少量血迹,凶手一直在遵循他的行凶方式。”
竹韵摇头:“不,他的那些方式毫无章法,我们所说的固定模式,比如每次行凶后都要点一支蜡烛,或者给死者穿什么衣裳,那种能表露凶手行凶时心理状态的行为,或是仪式感,但是这个凶手的手法明显杂乱无章,疯狂且偏执为了残暴而残暴。”
封析扬:“你的结论是……”
“基于我对心理学的了解,我觉得凶手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也有可能是有吸毒史的瘾君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