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684章 开辟第三战场和意大利的投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德军坦克几乎推进到距中华帝国第5集团军滩头阵地不足2公里处。
  这是因为德军为了对抗中华帝国强大的m36虎王主战坦克,特地研发了巨鼠式超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巨大无比,主炮口径高达140毫米,装甲防护足以挡住虎王坦克的近距离穿甲能量。
  中华帝国军第一次碰上如此巨大的装甲怪物,虎王坦克同巨鼠坦克正面交战,结果中华帝国军损失了二十多辆坦克,德军只损失一辆。
  常磬将军得知情况后,深知战况之危机,立即亲临前线指挥中华帝国军奋力反击。
  好在常磬将军很快看出了德军巨鼠坦克的最大弱点,就是体型庞大,速度太慢。因此常磬当机立断,命令中华帝国军的坦克部队佯装战败,向海滩后撤,同时命令联军舰队的两艘终极战列舰和四艘超级战列舰进行炮火准备。
  果然,德军急于将中华帝国军赶下大海,忘记了他们根本没有制海权,海面上还有中华帝国强大的海军。
  德军坦克部队被引致海滩附近,当即遭到了联军舰队强大的战列舰炮火的打击。德军无坚不摧的巨鼠坦克在20英寸巨炮面前,很快变成了红烧老鼠了。
  战至傍晚,德军损失大批的巨鼠坦克。由于巨鼠坦克造价高昂,德军总共在西西里岛部署了40辆,其中31辆被联军战舰炮火摧毁在海滩上,3辆被联军反坦克兵摧毁,其余6辆在撤退时出现故障被联军俘获。
  德军没有了巨鼠坦克,其他的4号、5号坦克同中华帝国军的虎王主战坦克战斗很快处于下风。
  傍晚七时许,中华帝国军趁势攻占杰拉城。与此同时,英军第8集团军攻克了锡腊库扎。
  德意军队第一次反攻失利后,凯塞林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与联军混战以拖延时间,牵制联军,然后经墨西拿海峡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
  希特勒亲自批准了凯塞林的计划,将驻卡拉布里亚的德军第29装甲师和驻匈牙利的第1空降师调往意大利。
  在加强兵力的同时,德意部队加紧调动,以阻止英第8集团军威胁墨西拿。德戈林装甲师被调往东部的卡塔尼亚。德军第1空降师也同时在卡塔尼亚空降。德第15装甲师在恩纳附近阻止中华帝国军第5集团军北进。新调来的第29装甲师部署在埃德纳火山西南。这样德意部队构筑了从恩纳到卡塔尼亚的坚固防线。
  7月12日,蒙哥马利手下的英第13军奋力突击卡塔尼亚。常磬将军命令联军345架飞机载着英第1空降旅的1900名士兵从突尼斯出发在卡塔尼亚空降,配合地面部队联合进攻。德军以德戈林装甲师和第1空降师进行顽强抵抗,牢牢控制着从卡塔尼亚通向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马利正面进攻受挫,被迫调第30军绕过埃德纳火山西侧,在中华帝国军第5集团军的支援下从新进攻墨西拿。
  常磬作为中华帝国的优秀指挥官,自然不甘心让蒙哥马利独唱主角,他兵分两路,一路由中华帝国第4军在西西里岛中部支援英军作战,一路由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第十一陆战旅直取西西里首府巴勒莫。
  7月19日,中华帝国军不战而克巴勒莫,俘虏意军5.3万人。常磬的小小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蔡锷将军也为中华帝国军的胜利而兴高采烈。
  与此同时,蒙哥马利却在两个重要方向上都陷入困境,他的第13军被阻于卡塔尼亚,而向西迂回的第30军也在阿德拉诺地区徘徊不前。
  中华帝国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开路下,于23日攻克了墨西拿。驻防的德军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放弃意大利,坐上最后一趟前往德国的火车离开了。剩下的意大利守军在经过一阵混乱之后,在司令官岜桑的带领下向中华帝国军缴械投降。
  至此,西西里岛战役陆上战役结束了。
  墨索里尼得知联军进攻西西里岛,当即派出他一直鼓吹的世界第二强海军舰队出发,前往西西里海同联合国舰队交战。
  但这支舰队的实力究竟怎样,只有他的指挥官查林上将心理最清楚不过了。都是一些纸老虎,根本打不过联合国舰队的。
  因此,查林率领意大利舰队在西西里海兜了半圈后,派出一支巡洋舰分队前往骚扰一下联合国舰队便仓皇撤退了。
  不过,对于联合国舰队而言,骚扰一下就想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意大利海军的动向一直在中华帝国情报部门的掌握之中。联军舰队派出一支战列舰分队前往追击,并动用245架舰载战斗机对查林的巡洋舰分队进行攻击。最终击沉了意大利海军四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
  尾随而来的联军舰队一路把意大利海军主力舰队赶回了热那亚,而查林却不敢回头反击。知道多年后,查林得知联军四艘战列舰追着他的主力舰队时(23艘战列舰),后悔得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死。
  西西里岛战役就这样结束了。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联军共伤亡12811人,2869人失踪。而德意军伤亡高达4.3万人,被俘14.2万人,此外还损失坦克260辆,大炮670门,飞机1700架。
  这次战役虽然没能消灭德军驻扎在意大利的大量有生力量,但达到了迫使德军放弃意大利战场和意大利政府退出战争的政治目的。
  7月25日,墨索里尼被迫下台,他的继任巴多格利奥上台后与中华帝国进行了秘密联系,试探投降的可能性。
  中华帝国对意大利战场比较重视,希望借助意大利作为跳板进攻德国本土,进而早日结束欧洲战争,因为中华帝国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准备进攻美利坚。因为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始终对美国抱有敌意,因此中华帝国上下军民都更关心何时展开对美登陆行动。
  经过秘密协商,中意两国达成了协议。中华帝国接受意大利的投降,不强求意大利军介入今后的对德作战行动。但为了消除联合国军的担忧,意大利军队必须立即解散,只保留地方警察部队维持治安。意大利将协助联合国军搞好后勤工作,将意大利境内的战略交通重镇移交给联合国军管理。
  意大利政府明白联合国军准备借助意大利作为跳板进攻德国,考虑到当前的时局,意大利政府同意了中华帝国的条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