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1 / 2)
可黎筝这方一拒绝他们谈判赎回赵王迁的打算,赵国一方立马就被触怒了,恐怕但凡是个赵国人,都要为了君王独自落入敌人之手而上蹿下跳,不得安宁。
所以当即,赵国的御敌政策一下子就变了,从原本的消极防守转化为了自己主动从搭建的堡垒后面出来跟秦国开战。
如此一来,黎筝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管李牧在国内是如何痛苦的劝诫诸人不要运用此法,在离开战场,失去兵权的如今都再也没有人听他,于是李牧只能看着赵国在黎筝手里连吃败仗,将他离开时留下的大好局势打得一团乱。
而黎筝自然是眉开眼笑的坐收其成,她就知道潜入邯郸绑架赵王迁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预前投资,现在投资期结束了,回报来得就是猛烈。
尤其是黎筝并不是一个会让优势慢慢在手里消失掉的人,即便是身在低谷里,她都要打出点成绩来,将劣势转变为优势,现在本身就在大优势之中,自然是越战越勇,高歌猛进,带着秦国的战士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邯郸拿下。
至此,赵国灭亡,全部版图都被秦国收入囊中。
也许有人说,这时候就该看看魏国和楚国、燕国应该如何拿下了,既然灭六国的战线都已经推进到了这个地步,最少也应该有起码的,初步的打算。
但纷至沓来的并不只有好消息,另外还有一则针对黎筝的诛杀令。
原来黎筝功劳太高,引得诸国忌惮,就跟过去的白起一样,剩下的四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联手请秦王嬴政下旨杀了赵黎。
黎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想想也是,她都这么神通广大地深入邯郸腹地,一把将赵王迁绑架出来了,当然会受到如此对待,当然,嬴政虽然收到了剩下四国的联手“请求”,但是一直背负着压力,没有舍得对黎筝下杀手。
嬴政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也爱惜保护着黎筝,黎筝当然不能让嬴政难做,回想一下,当时白起打赢了胜仗之后归来是怎么做的——他是自裁谢罪了,那么黎筝觉得自己索性也自裁谢罪好了。
当然,事情不用做得那么明显,只要让剩余四国知道,赵黎这么个人死了就可以了。
黎筝摸着下巴想了想,她已经以最少的代价扫除了赵国,历史上秦国的最大损失(死在肥下的三十万秦国兵马)也已经挽回了,剩下的几个国家,凭借着秦国现在的兵力、军力要扫平实在是没什么难度,所以自己也差不多可以安心躺平了。
总结一下就是,死!可以死!现在死,她不仅没有亏,反而还赚了不少!
于是黎筝把自己的脖子洗了洗干净,当众抹了,哦不是,这不至于,是她想了想,觉得自己刚好还在“生病”,索性就“病死”好了。
于是在从赵国邯郸回秦国的路上,举世闻名,名声显赫一时的邹氏赵黎在归国的途中病逝了。
秦王政悲痛欲绝,举国着白衣守丧三年,原先封给黎筝的那些封地、金银概不收回不说,还加封了邹氏商铺百亩封地和百箱金银珠宝。
太子扶苏也一蹶不振,不再于公众前露面。
秦都太子扶苏
天色不好,连日来阴雨沉沉,终日不见阳光,衣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就如了扶苏近日的心境,阴有多雨,不见放好。
少年人面色沉凝,不见半点喜意,沉重的压力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死死得压在他身上,叫他喘不过气来。
“父王那头怎么样了?”
随身侍候的小太监数着少年人询问的次数,这,已经是今日的第十七遍了。
也是没办法的事,自从剩余四国联手发来请杀令,对秦国施以重压,逼迫秦王嬴政将这名创下赫赫功劳的小将赐死,少年人就开始担心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小太监不由得疑惑。
虽然先前赵黎也当过太子伴读,但终究仅做了一年半载,时间上也算不上长,可她与太子竟是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吗?
居然能让太子为她做到如此地步。
每隔上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就要问一次秦王嬴政那边的对策。
“太子殿下,王那边还没有决意,不过看样子,是不愿意答应。”
得到这般安慰,扶苏心里吊起的那口气才略微的松下来一些。 ↑返回顶部↑
所以当即,赵国的御敌政策一下子就变了,从原本的消极防守转化为了自己主动从搭建的堡垒后面出来跟秦国开战。
如此一来,黎筝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管李牧在国内是如何痛苦的劝诫诸人不要运用此法,在离开战场,失去兵权的如今都再也没有人听他,于是李牧只能看着赵国在黎筝手里连吃败仗,将他离开时留下的大好局势打得一团乱。
而黎筝自然是眉开眼笑的坐收其成,她就知道潜入邯郸绑架赵王迁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预前投资,现在投资期结束了,回报来得就是猛烈。
尤其是黎筝并不是一个会让优势慢慢在手里消失掉的人,即便是身在低谷里,她都要打出点成绩来,将劣势转变为优势,现在本身就在大优势之中,自然是越战越勇,高歌猛进,带着秦国的战士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邯郸拿下。
至此,赵国灭亡,全部版图都被秦国收入囊中。
也许有人说,这时候就该看看魏国和楚国、燕国应该如何拿下了,既然灭六国的战线都已经推进到了这个地步,最少也应该有起码的,初步的打算。
但纷至沓来的并不只有好消息,另外还有一则针对黎筝的诛杀令。
原来黎筝功劳太高,引得诸国忌惮,就跟过去的白起一样,剩下的四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联手请秦王嬴政下旨杀了赵黎。
黎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想想也是,她都这么神通广大地深入邯郸腹地,一把将赵王迁绑架出来了,当然会受到如此对待,当然,嬴政虽然收到了剩下四国的联手“请求”,但是一直背负着压力,没有舍得对黎筝下杀手。
嬴政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也爱惜保护着黎筝,黎筝当然不能让嬴政难做,回想一下,当时白起打赢了胜仗之后归来是怎么做的——他是自裁谢罪了,那么黎筝觉得自己索性也自裁谢罪好了。
当然,事情不用做得那么明显,只要让剩余四国知道,赵黎这么个人死了就可以了。
黎筝摸着下巴想了想,她已经以最少的代价扫除了赵国,历史上秦国的最大损失(死在肥下的三十万秦国兵马)也已经挽回了,剩下的几个国家,凭借着秦国现在的兵力、军力要扫平实在是没什么难度,所以自己也差不多可以安心躺平了。
总结一下就是,死!可以死!现在死,她不仅没有亏,反而还赚了不少!
于是黎筝把自己的脖子洗了洗干净,当众抹了,哦不是,这不至于,是她想了想,觉得自己刚好还在“生病”,索性就“病死”好了。
于是在从赵国邯郸回秦国的路上,举世闻名,名声显赫一时的邹氏赵黎在归国的途中病逝了。
秦王政悲痛欲绝,举国着白衣守丧三年,原先封给黎筝的那些封地、金银概不收回不说,还加封了邹氏商铺百亩封地和百箱金银珠宝。
太子扶苏也一蹶不振,不再于公众前露面。
秦都太子扶苏
天色不好,连日来阴雨沉沉,终日不见阳光,衣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就如了扶苏近日的心境,阴有多雨,不见放好。
少年人面色沉凝,不见半点喜意,沉重的压力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死死得压在他身上,叫他喘不过气来。
“父王那头怎么样了?”
随身侍候的小太监数着少年人询问的次数,这,已经是今日的第十七遍了。
也是没办法的事,自从剩余四国联手发来请杀令,对秦国施以重压,逼迫秦王嬴政将这名创下赫赫功劳的小将赐死,少年人就开始担心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小太监不由得疑惑。
虽然先前赵黎也当过太子伴读,但终究仅做了一年半载,时间上也算不上长,可她与太子竟是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吗?
居然能让太子为她做到如此地步。
每隔上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就要问一次秦王嬴政那边的对策。
“太子殿下,王那边还没有决意,不过看样子,是不愿意答应。”
得到这般安慰,扶苏心里吊起的那口气才略微的松下来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