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周易和于洋早就忍不住了,爷俩满谷底乱窜,有看上眼的石头就上下翻看,讨论图案像什么,又如何好看。
  奇石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野趣!凭借自己的眼睛,在平平无奇的乱石堆里发现天然形成的美景,是一种幸运。
  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
  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的寓意,这几年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
  泰山石中有文字、数字、人物、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生肖动物等等很多的天然图案。
  第366章 找到泰山赤鳞鱼
  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飞凤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的各种景观。
  周易和于洋沉迷于各种石头的奇妙图案中,难以自拔。
  陈红坐在水潭边,趁周易和于洋低头寻找奇石,越走越远。
  把手伸进潭水中,放出一把玉米糁,想试试看能不能引来赤鳞鱼。
  说实话,来到这里,她都有些泄气了,从下游一步步寻上来,她的眼力这么好,却连一条赤鳞鱼也没发现。
  难怪政府要把赤鳞鱼保护起来呢,这种小鱼看着不起眼,却门缝里吹喇叭―名声在外。
  它和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我国五大贡鱼。
  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赤鳞鱼就是御膳中必备之上品贡菜。
  不但外地游客慕名已久,来泰山旅游,无论是入住大型酒店,还是在当地农家乐就餐,只要有机会,游客们必点这道泰山赤鳞鱼。
  在十几年前,泰山的小溪里,这种小鱼还是很常见的。
  虽然数量不太多,没有成群结队的出现,但是只要水质清澈,没有被污染。
  还是能时不时的在溪水的岩石缝里,发现赤鳞鱼的踪迹。
  赤鳞鱼生性娇贵,喜欢清澈的山涧溪流,不耐高温不耐寒,水温高过二十八度低于二度,赤鳞鱼都会死,它们对环境要求极高。
  它们是小型鱼类,天然环境中,最大长不过二十厘米,颜色似白金,有的呈红黑色,腹部白色,有些背部微显蓝色。
  全身披满细鳞,体色会随环境而变化,或深或浅,对声音变化反应灵敏,行动敏捷,一遇到外界刺激即迅速逃入山涧岩石下。
  即使是这种鱼一点儿也不好捉,可也难不住聪明的人类。
  尤其是当地的老百姓,长期在泰山脚下生活,早就掌握了赤鳞鱼的生活习性,针对赤鳞鱼设计了多种捕捞方法,致使赤鳞鱼的数量锐减。
  陈红还在回想小时候见过的赤鳞鱼模样,眼角余光中,她感觉潭底好像有一群大约一乍长的鱼群活动。
  泰山赤鳞鱼!泰山赤鳞鱼!
  陈红心中陡然一动,收回思绪,全神贯注观察水中的动静,哎呀!还真的是赤鳞鱼!
  这群赤鳞鱼还不少,大约有三十几条,可能是冬天进食少,这群赤鳞鱼身形细长,肚子紧致,都瘦弱的很。
  陈红一动也不敢动,唯恐惊吓到它们,让它们一哄而散,再也引诱不出来。
  她控制着空间水,在手掌中缓慢的流出。空间水还是很给力的,本来这些赤鳞鱼就被陈红撒的玉米糁香味所吸引,正在欢快的抢食。
  更是经不住空间水的巨大诱惑,它们边游边贪婪的吞吃着鱼饵,渐渐的向陈红的身边靠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