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3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怀宣押送第一批俘虏过来时,土城还是原来一样破败,要说不同就是周边的人口多了,离城老远就看到了人影。
  土城破败也正常,新城在四十里外北边的一块荒地。
  将俘虏交接后,胡怀宣借了一头骡子往新城那边去。
  路上还看到大批人拉着骡车往山阴处去,也有一部分人返程,背着一筐煤炭回来。
  这熟悉的操作顿时让他明白,这是山里发现煤矿了。
  有了煤,就能炼铁炼钢,火车轨道也能修建起来了。
  再往前,还真看到一伙平整地面的人,这些人从边上挖来黄土,筛选后铺在路面上,又堆砌碎石子已经修了一条近十里的路。
  路只通往新建的城池中心,几乎可以说整个新城都是围绕车站修建。
  庞大的新城还维持在挖地基阶段,这里石头多不好挖,不少人背着筐子捡碎石,不少人在挖地基。
  原本铺满碎石的中心地方已经被清理出来,被挖了一个庞大的深坑出来。
  不知从哪里运送来的水泥混合着碎石子浇灌在地基上。
  胡怀宣也就是凑热闹过来看一眼,沿着黄河往下,就看到冒着浓烟的大烟囱,还未靠近他就看到黄河钢铁厂几个大字。
  得了,他已经知道钢铁厂建在哪了。
  ……
  “送去的五十万石粮食还能支持两个月?”
  宝音手指点着桌面,看着面前的文件,这是申请往麻池再运二十万石粮食的申请书。
  麻池就是包头边上的古城,后世已经被包头替代变成了旅游景点。
  来人低下头诉说了这几个月一共招收了多少人,山西的旱灾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逃荒的人过去。
  这是可以预见的,当然这些逃荒人很可能分流来北京,不过之前做了很多铺垫,都知道关外有粮,也有大批人流会流到关外。
  宝音低头翻看文件,下面就是通州、天津卫几个粮仓的粮食储备。
  “两湖两广情况如何?”
  这四个省在这会儿都是大清粮仓,特别是两湖。
  “这几地近几个月雨水丰富,倒像是会有洪涝。”
  宝音轻笑一声,这还真是干的干死,涝的涝死。
  没办法,在这个没有南水北调工程的年代,这种天灾才是常事。
  好在她没指望国内,“加大从南洋运输粮食,让各地人员准备,若是出现重大灾情,积极配合救灾,若是有人趁机谋取势力,将救灾物资占为己有……”
  她冷笑一声,“别怪我秋后算账。”
  她签下那二十万石粮食的申请,还另外调了十万斤冬日捕捞的鱼干。
  除了鱼干还有各省收购的菜干,加在一起有两万斤。
  这些足够新城的人挨到自给自足阶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