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0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不定后世维修故宫的时候还能翻出来,她可是很希望自己没白来这个世界。
  大朝的一颗地雷,直接拉开了泰山商行查账的序幕。
  这可不是仅限于京城的查账,户部一声令下,全国上下凡是有泰山商行涉及的产业都要将账目搬出来供衙门派人来查。
  说实话商税才施行两年,许多人根本不关注,自开门做生意,从城门经过那就是交税了,只要不进城在外买卖谁还上赶着交税?
  一般这种行为叫走私,不涉及大批买卖,朝廷也不会管,哪怕走私也是查特定的产业,比如盐酒铁茶粮这几类。
  像是卖几颗菜,卖几颗蛋这谁管你?
  现使用的商业税法还是宸贵妃支持施行,听说相应律条制定还征求了这位的意见,就连实施前也让这位审核过。
  谁能想到第一次浩浩荡荡的查税案是从泰山商行查起?
  一些晚一步收到消息的都很迷茫,在很多人眼里,泰山商行跟朝廷是脱不开关系。
  皇帝小老婆的生意不就是皇家生意,跟朝廷不也是一家的,怎么一家人还能撕逼?
  不管民间议论纷纷,反正这个注定要登陆历史的大事还是拉开了大幕。
  此刻无人知晓,这个查税带来的后续风波,间接引起了江南经济动荡,不知多少土地易主。
  这个案例后期一度成为工商经济学院必学的一堂课。
  后人乃至这件事的当事人都怀疑这件事是不是早有布局。
  泰山商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记账程序,也有自己的审核机制,这一套有多环环相扣又有多复杂,总算是被户部官员和各地清吏史摸清楚了。
  紧接着就是面对山海一般的纸质账本。
  泰山商行涉及各行各业,可以说主要是赚钱的生意都有涉足。
  这不是上面下令,而是有一套奖励机制激发泰山商行的管理层扩大经营。
  但是泰山商行有个宗旨就是不去夺走百姓的买菜钱,他们可以跟百姓合作,指定了收购的蔬菜品种不论是制作罐头也好还是放在百货楼售卖也好,总之不会自己种。
  因为大规模种植很容易挤垮本就不易的小民。
  土里产的只收不种,种也是种粮食谷物玉米红薯这类主粮。
  主粮也是多用来存储,用来调节市场。
  这就导致泰山商行光京城这边的总部就有两个院子的账本,这账本还是三进四合院的那种,足足堆满了两个四合院。
  户部官吏只进了其中一个院子,就不得不回去求救了,这个账本,凭借他们三五个人,花十年也不一定算得完,这还如何找得出问题?
  要问泰山商行自己怎么查账?
  这里就有个小秘密,泰山商行的稽查部内部有几套查账的公式,只有将特定时间金额代入,只要不符合公式的结果,那账目肯定有问题。
  你账目做得再好,看起来很正常全平好了也没用,因为不符合数字规律性。
  这玩意是后世经过一代一代演化出来的,放在现在那就是个大杀招。
  比如说一张现金流表格,一行+三行+八行=九行,说破天差了一个小数点那也是有问题。
  还有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普通人常用的流水账能比得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