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师,您要去京城?万万不可,京城远在千里,一路劳累奔波,若是出了差错,弟子等人万死不辞!”
  一听自家老师想要去京城,黄宗羲的弟子被吓得拽掉了一根自己的胡须,连忙劝说。
  现今公认的三大儒只剩二,年七十六的黄宗羲是年纪最大的。
  七十六岁的老人别看身子骨还健壮,一场大病,一次受伤就能让他元气大伤。
  就连他自己都是知天命,感觉身体大不如从前,他如何敢让年迈的老师远赴千里之外的京城?
  黄宗羲不在意道:“不是说江宁通了往京城的火车吗?从绍兴坐船去江宁,再改乘火车去京城,也不用多长时间,怕什么?”
  第270章
  今年的一件大事是南巡。
  春日里皇帝就跟宝音商量过了, “今年你跟着一块儿去,去时走慢些,在南边多留些时间, 顺便主持火车开通仪式,等回程坐火车回来,来回都不算太劳累。”
  上一回南巡都是来去匆匆, 主要是巡视黄河工程和江南,因顾及地方抵抗心思,许多地方都没有下。
  这回不一样了, 江南哪些民心以稳已经有数了, 多了火车也不用像之前那样劳途奔波。
  至于为何不等火车站竣工后再过去,当然是因为南巡是要去各地走一走, 深入地方, 只是跑去看看风景, 逛逛名胜古迹又有何用?
  那不成了劳民伤财吗?
  宝音的回答是点头, 她也想要去江南。
  以前是嫌弃赶路, 现在是想去江南看看,再对症下药, 纸上谈兵有何用?
  之前能抢一部分土地过来那是打人家一个措手不及, 总不能同样的当还能上第二次不成?
  开春正月未过完, 圣驾就已经启程。
  这次南巡皇帝将太子和大阿哥都带上了, 从北京出发进入山东境内。
  临行前已经下发圣旨, 沿途所需费用均出自京城储备,所经道路也无需休整。
  京畿附近的道路还好些,官道有很长一段修的是水泥道,进了山东变成了凹凸不平的黄土地,道路变得艰难不少。
  大家都是骑马, 干长途坐马车那才是受罪,出了有水泥的路段,宝音也坐不住马车,让人将马车送回京。
  进入山东便没需要那么赶了,因为山东是黄河的入海口,所修的河工大部分在这里。
  宝音不懂什么修河,但她知道康熙后半生基本上都是在反反复复修这条河。
  后世也延续了这时的修河方针,既然办法是对的,她也没必要瞎指点。
  才入春,河道就有河工在忙碌,皇帝领着儿子和臣子在前头,宝音拿着图纸站在后边。
  她手中的图纸是这几年让手下人绘制的河道图。
  和官方的不同,官方的图纸是黄河在中间,她的图是按照地势来画。
  上回皇帝南巡她派了一批人跟随,这些人的工作就是沿着黄河往上绘制黄河相关数据,某地黄河的水流速度,含沙量,全都要记下。
  相关人员的开销也是定期打到账户上,去任意银行都可以取。
  这批人从下游一直往上,留下了不少正规数据,如今已经进入甘肃寻找黄河的源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