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41节(1 / 4)
皇帝漱口后道:“说不出口就甭搭理, 谁个有空猜他们心思。”
除了在学业上, 他对这些儿子们都是放养, 头几个儿子盯得还紧了些, 后面得到他的关注便少了。
宝音洗了洗手,随意聊起来,“女学那边大小选就免了?”
皇帝手顿住,带着一言难尽道:“你是真想给下一辈媳妇都选文墨不通的?”
女学里聚集着大量八旗贵女,要是那边免了, 明年的选秀怕是只剩下三两只小猫了。
宝音开玩笑道:“怎么,阿哥们个个人才出众,自己找不着媳妇,还非得让你指定?你指的万一成了怨偶……”
皇帝反驳道:“保清夫妻不是就很好,至今没有纳妾,我指了也被保清婉拒了。”
她没好气道:“保清夫妻是拼生嫡长孙,抢太子前头拔个头筹,我就不信你没看出来。”
[可惜越是急什么越不来,生了四个闺女才生出一个儿子,生完后大福晋人也跟着没了,孩子还病歪歪的,真是造孽。]
皇帝眉头一皱,“提这个过早了,三年后再说。”
“那小选呢?这个凭自己本事考进女学,进女学的都是聪明女孩,拉进宫伺候人太可惜了,培养成才女多好?”
“给个恩典,考入女学的包衣女子可免除小选。”
宝音满意点头,“给包衣一个出路,省得一门心思往宫里钻,宫里都快成为包衣的天下了。”
一早皇帝出去了,宝音一个人用膳,阿哥们自然是跟随皇帝一块儿出去了。
等中午时好几位阿哥派人送了礼给她,都是山周围的特产。
她还是没有去猜几位阿哥的用意,但也体验到了皇帝的某些想法。
上位者无需去猜下面人的想法,总有露出来的时候。
对于这些礼物她全都笑纳了,虽然对四阿哥有滤镜,但不得不说八阿哥更加贴心,送的是玉泉山上一块奇石,石头整体像是一座山,还雕了佛塔,放在盆景中仿如小型的深山古庙。
古人的审美是一流的,讲究天人合一,一步一景。
这个盆景算是费了一番心思,宝音欣赏片刻后让人摆放在屋子里。
晚间皇帝过来看见还问了。
屋子里多了个东西,还放在显眼位置,他又不是眼瞎看不见。
“八阿哥送来,瞧着有几分雅致。”
皇帝扫了一眼不感兴趣道:“明日摆驾回宫。”
正在欣赏盆景的宝音回过头,“阅兵已经结束了?”
皇帝按着额头万分苦恼,“八旗子弟一年不如一年,这才入关多少年?”
[呵呵,早跟你说了,融入华夏不是很好?非得继续维持八旗制度,本来就是临时融合出来的奇怪制度,你现在头疼了,以后你的子孙还不得头疼死?]
“你说得轻巧,八旗制度是大清打天下的根本,轻易解散,那些维护八旗制度的人怕是反过来头一个反了朝廷。”
八旗制度类似宋时的厢军,满族人数少,后来创造了八旗制度将战败部落编入进去,满蒙汉早不是按照民族而是旗来分类。
不同的旗待遇不同,为什么下五旗都想着升旗? ↑返回顶部↑
除了在学业上, 他对这些儿子们都是放养, 头几个儿子盯得还紧了些, 后面得到他的关注便少了。
宝音洗了洗手,随意聊起来,“女学那边大小选就免了?”
皇帝手顿住,带着一言难尽道:“你是真想给下一辈媳妇都选文墨不通的?”
女学里聚集着大量八旗贵女,要是那边免了, 明年的选秀怕是只剩下三两只小猫了。
宝音开玩笑道:“怎么,阿哥们个个人才出众,自己找不着媳妇,还非得让你指定?你指的万一成了怨偶……”
皇帝反驳道:“保清夫妻不是就很好,至今没有纳妾,我指了也被保清婉拒了。”
她没好气道:“保清夫妻是拼生嫡长孙,抢太子前头拔个头筹,我就不信你没看出来。”
[可惜越是急什么越不来,生了四个闺女才生出一个儿子,生完后大福晋人也跟着没了,孩子还病歪歪的,真是造孽。]
皇帝眉头一皱,“提这个过早了,三年后再说。”
“那小选呢?这个凭自己本事考进女学,进女学的都是聪明女孩,拉进宫伺候人太可惜了,培养成才女多好?”
“给个恩典,考入女学的包衣女子可免除小选。”
宝音满意点头,“给包衣一个出路,省得一门心思往宫里钻,宫里都快成为包衣的天下了。”
一早皇帝出去了,宝音一个人用膳,阿哥们自然是跟随皇帝一块儿出去了。
等中午时好几位阿哥派人送了礼给她,都是山周围的特产。
她还是没有去猜几位阿哥的用意,但也体验到了皇帝的某些想法。
上位者无需去猜下面人的想法,总有露出来的时候。
对于这些礼物她全都笑纳了,虽然对四阿哥有滤镜,但不得不说八阿哥更加贴心,送的是玉泉山上一块奇石,石头整体像是一座山,还雕了佛塔,放在盆景中仿如小型的深山古庙。
古人的审美是一流的,讲究天人合一,一步一景。
这个盆景算是费了一番心思,宝音欣赏片刻后让人摆放在屋子里。
晚间皇帝过来看见还问了。
屋子里多了个东西,还放在显眼位置,他又不是眼瞎看不见。
“八阿哥送来,瞧着有几分雅致。”
皇帝扫了一眼不感兴趣道:“明日摆驾回宫。”
正在欣赏盆景的宝音回过头,“阅兵已经结束了?”
皇帝按着额头万分苦恼,“八旗子弟一年不如一年,这才入关多少年?”
[呵呵,早跟你说了,融入华夏不是很好?非得继续维持八旗制度,本来就是临时融合出来的奇怪制度,你现在头疼了,以后你的子孙还不得头疼死?]
“你说得轻巧,八旗制度是大清打天下的根本,轻易解散,那些维护八旗制度的人怕是反过来头一个反了朝廷。”
八旗制度类似宋时的厢军,满族人数少,后来创造了八旗制度将战败部落编入进去,满蒙汉早不是按照民族而是旗来分类。
不同的旗待遇不同,为什么下五旗都想着升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