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87节(1 / 4)
连续操办了三个儿子的婚事,私库可是承受不住了,得先缓一缓。
说着又想到私库入账问题。
“命内务府置办一茶庄。”
显然他也是看中了茶的利润。
内务府来钱还是很容易,怎么最赚钱?当然是跟着国家政策走,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以前内务府赚钱的方式太粗糙了,宝音都有些看不上。
“行,知道了。”
宝音应下,正常的商业行为她不反对,她自己商行也经营茶叶生意,如今出口海外的大量红茶可都是她的生意。
总不能说她能做,内务府不能沾吧?
她还没那么霸道。
说起来茶叶的出口量越来越大了,海外也有人发现了商机,开始种植茶叶了。
大清这边若是不加大产量倾销,打压国外的茶商,势必会衰弱,这部分利益会被洋人抢走。
就跟往后的瓷器一样,国内瓷器不值钱,反而让国外的骨瓷占据了高档位置。
第335章
密云水库要修, 边关的边界线要理清,一年忙到头,总觉得忙了很多, 又什么都没做。
皇帝是个空闲不下来的人,前脚跑去承德避暑,后脚又提出南巡了。
行吧, 这次宝音是不打算跟着了。
有什么好跟着的,不就是那回事吗?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寻常,最近几年在江南的动作还是挺大, 皇帝的名声好上不少,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着走一趟。
皇帝一走,将他那些儿子全部带上了, 皇太子也跟着去了, 京里只剩下宝音和一众嫔妃。
闲着没事, 嫔妃可以喊儿媳进宫聊聊天, 打打牌。
相比之下宝音就没那么自由了, 她得兼顾着朝政。
没错,皇帝这一走, 将朝政一块丢下了。
当然主要高官肯定是跟着走, 仍然有一些事需要宝音来处理。
比如刚出炉的茶税。
没错, 她也没想到提完后, 这堆事落到她手里, 隔三岔五要听户部官员汇报情况。
“减轻茶农负担,引导他们多种茶叶,税收主要集中在商业税上。”
宝音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对茶农收重税这一点很不赞同。
之后户部对于茶商的税是设立在十取二,也就是二成的税, 宝音沉吟后,“弄个阶梯税,若是一年贩卖的茶叶还不足十斤无需交税,之后一百斤缴纳多少,一千斤缴纳多少,赚取的利润越多,收取的税也越多。”
这就是鼓励小商人,限制大商犯。 ↑返回顶部↑
说着又想到私库入账问题。
“命内务府置办一茶庄。”
显然他也是看中了茶的利润。
内务府来钱还是很容易,怎么最赚钱?当然是跟着国家政策走,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以前内务府赚钱的方式太粗糙了,宝音都有些看不上。
“行,知道了。”
宝音应下,正常的商业行为她不反对,她自己商行也经营茶叶生意,如今出口海外的大量红茶可都是她的生意。
总不能说她能做,内务府不能沾吧?
她还没那么霸道。
说起来茶叶的出口量越来越大了,海外也有人发现了商机,开始种植茶叶了。
大清这边若是不加大产量倾销,打压国外的茶商,势必会衰弱,这部分利益会被洋人抢走。
就跟往后的瓷器一样,国内瓷器不值钱,反而让国外的骨瓷占据了高档位置。
第335章
密云水库要修, 边关的边界线要理清,一年忙到头,总觉得忙了很多, 又什么都没做。
皇帝是个空闲不下来的人,前脚跑去承德避暑,后脚又提出南巡了。
行吧, 这次宝音是不打算跟着了。
有什么好跟着的,不就是那回事吗?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寻常,最近几年在江南的动作还是挺大, 皇帝的名声好上不少,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着走一趟。
皇帝一走,将他那些儿子全部带上了, 皇太子也跟着去了, 京里只剩下宝音和一众嫔妃。
闲着没事, 嫔妃可以喊儿媳进宫聊聊天, 打打牌。
相比之下宝音就没那么自由了, 她得兼顾着朝政。
没错,皇帝这一走, 将朝政一块丢下了。
当然主要高官肯定是跟着走, 仍然有一些事需要宝音来处理。
比如刚出炉的茶税。
没错, 她也没想到提完后, 这堆事落到她手里, 隔三岔五要听户部官员汇报情况。
“减轻茶农负担,引导他们多种茶叶,税收主要集中在商业税上。”
宝音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对茶农收重税这一点很不赞同。
之后户部对于茶商的税是设立在十取二,也就是二成的税, 宝音沉吟后,“弄个阶梯税,若是一年贩卖的茶叶还不足十斤无需交税,之后一百斤缴纳多少,一千斤缴纳多少,赚取的利润越多,收取的税也越多。”
这就是鼓励小商人,限制大商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