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0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原朝廷的册封,从来都是分三六九等的。
  有的就给一张纸,什么都不管,酋长甚至从来不派人去京城。
  有的不怎么管,定期或不定期有使者去京城。
  有的就管得比较严密了,可能会驻军。
  这一驻军,影响力就太大了。国君的力量来自于集众,他是需要文武官员、地方豪强、酋长首领支持的,这些人不会被影响吗?肯定会啊。
  再者,他们如果有去洛阳任职的机会,你说会不会有两样心思?
  奥古尔恰克不是愚昧之辈,他知道前唐经常征辟节度使幕府的官员入朝,这些官员对自己是什么定位,鬼知道。
  无上可汗他老人家,基本是把前唐朝廷对付藩镇节度使的手段,用在他身上了,甚至更进一步,简直了!
  不过,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吧。
  奥古尔恰克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又有什么办法?至少,他们药罗葛氏的地位似乎稳固了。
  大夏确实在控制他们,但也在保护他们啊。
  只能这么想了。
  第049章 汉风唐韵
  十二月初八,圣驾抵达焉耆府,因为寒风凛冽,连天大雪,便停下了。
  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
  是的,就是过年。
  蕃人受过些许的唐化,模糊知道点年节的概念。但他们不会主动去过,真正被带动起来,还是受本地统治阶级的影响。
  文化这个东西,包罗万象,内容太多了。
  衣食住行是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艺术信仰是文化,风俗传统也是文化。
  夏人与波斯人的文化差异,仅仅只是宗教不一样吗?那也太狭隘了。
  这玩意的占比甚至都不到百分之一。
  吃的食物不一样,住的房子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语言文字不一样,艺术审美不一样,节日风俗不一样,太多了……
  你如何改变人家和你不一样的地方呢?
  一般而言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见效最快,武力改变,不服就进行惩罚,直到服为止。
  第二种是和平的办法。用更高的文明维度,自然而然地诱发人家的变化,最终与你趋同。
  焉耆府的定海神针是那两千府兵。
  作为主家,作为统治阶级,在他们有意无意的带动下,部曲们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有了变化。
  这一日,雪刚刚停下。
  焉耆县大勇乡张村,一支长长的驱傩队伍敲击着细腰鼓,向村外走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