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0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去北庭。”赵在庆决定了,说道。
  赵凤则若有所思。
  其实,朝廷向商人买粮只是一时。攻占高昌、疏勒之后,把抢劫来的王宫、官员、富户的财产发卖,随后劫掠拔汗那,又得了一笔横财。但横财终究是横财,不是细水长流的稳定收入,消耗完毕之后,自然不会再买了。
  但这事——其实很有搞头啊!
  赵凤的脑袋高速运转着,如果朝廷拿出一部分钱,在洛阳支付给商人,让他们带好一应必备物事到西域去种田,会不会更好?
  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固然很贵,但总比傻乎乎地从灵州、凉州、兰州运输粮食便宜吧?他妈的便宜太多了好不好!
  当然,最便宜的还是军屯,但这事嘛……
  第二便宜的是移民垦荒,然后收税。但在移民前期,粮食以及其他物资的支出反而会急剧增大。
  所以,雇商人种粮还是存在好些年的赚头的。
  赵凤越想,思路越清晰。
  武夫们不愿屯田是事实。那么有没有爱财之辈,愿意种粮出售呢?要知道,军屯的积极性很低,产量也不高,与自愿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不是计较开支的时候,因为什么都比数千里运粮成本低,而且低很多。
  今年已是同光元年,河陇百姓要苦第三年了,三年之后,定然有些疲敝,需要缓一缓。圣人如果还想大举移民,势必要有新办法、新路子。
  想到此处,赵凤已经决定,将所思整理出来上奏圣人,或能搏得圣眷。
  ※※※※※※
  赵在庆离开州衙之后,很快出了城。
  他注意到城墙根附近多了很多百姓,风尘仆仆,而进城的时候还没有。
  稍一打听,原来是来自河南、河北的新移民:镇州、魏州、汴州、宋州百姓各两百户。这会正等待州府将他们分往各县,定居垦荒。
  他听赵凤提过,伊州人烟稀少,刚刚来了一批拔汗那工匠、中原手艺人、淮南乱兵家属,加起来也才2300户、11700余口人——刚刚恢复前唐年间的户口。
  回到驿站之后,留守的商队成员也在讨论这件事。
  “移民规模小得可怜,完全不似辽东那般大开大合啊。”
  “说实话,就伊州的条件,它也就只吃得下这几百户人,多了不行。”
  “哈哈,穷地方,就这样。”
  “说起来,圣人这些年一直在死磕辽东,快二十年了吧?”
  “你不说还想不起来,真有二十年吗?唉,二十年前我还在撒尿和泥玩呢。”
  赵在庆闻言有些怔忡。
  花二十年时间,持之以恒地死磕一个地方,圣人对辽东是真的执着。
  以赵在庆的认知,他觉得辽东应该没人能翻得起大浪了。
  契丹人不行,渤海人不行,女真人也不行!
  那么多不用朝廷花钱的骄兵悍将镇守着,再过几十年,俨然关外中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