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四日上午,抵达岐州,于此停留两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圣驾入西京,诏令太子百官、后宫嫔御、在京马步军士西行,至长安朝见。
  距他上一次离京,已过去两年零九个月。
  这个天下的精神图腾、唯一真主,无数人赞美,又很多人咒骂的王者,他回来了。
  没有人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挑衅。
  甚至他死了,在很多年内,威压仍然不会散去。
  他与别人给披上黄袍的天子不一样。
  他的这件黄袍,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上面镶嵌了无数功勋。
  西征结束,龙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图案,似乎又可以增添几分了。
  历史的转折点有他,华夏幸甚。
  腊月初一大朝会,秘书郎崔邈进《请上尊号表》。
  第058章 尊号与北衙
  尊号与谥号不一样,这是帝王、太后在世时的称呼。
  政治上的用意是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赞美他的文治武功。
  有唐一代,十余位天子加尊号。
  有趣的是,李世民没有。
  或许是因为在唐以前,这种行为太稀有了吧。
  遍数历史,正儿八经上尊号的大朝天子只有一位:汉哀帝,尊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就是“断袖之癖”这个词语来源的当事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寥寥数位割据政权的皇帝了。
  比如周宣帝宇文赟,尊号“天元皇帝”。
  这位爷广选美女入后宫,一玩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出来,政务都交给太监、权臣们管。
  再比如北齐后主高纬,尊号“无上皇”。
  这位爷更是牛逼,是“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当事人。
  李世民没有加尊号,但草原部族给他上了个尊号“天可汗”。
  没有,又胜似有。
  但从唐高宗两口子开始,尊号几乎成了标配了,都是天子暗示下面,马上就有幸进之徒开始上疏,请加尊号。
  唐高宗尊号“天皇”,据说还是大臣们冒着“触怒”他的风险,“冒死进谏”,最后才“勉强同意”加尊号。
  武则天就更多了,六受尊号。从一开始的“天后”、“圣母神皇”,到后来的“则天大圣”。
  甚至就连唐僖宗都有尊号:至德光烈皇帝。
  这不是扯淡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