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第1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诚给这些人足够的由。
  尤其面对四十万大军南下的压力,都是背水一战。既然卖命,就要给人家好处。
  第二日他就拜会了沈晦。
  沈晦这个人确实符合赵诚的刻板印象,十分清高,高谈阔论,尤其说起吕顺军中的事情,义愤填膺。
  他当着赵诚的面说:“那先锋康渤,简直胡闹!主动挑事,北上惹起战乱,该杀……”
  赵诚一言不发,由着沈晦抱怨,直到他说完了,赵诚才站起身说:“官家在文德殿看到关于康渤的战报,夸了句,‘杀的好。’,所以派我来,协助吕将军务必将辽金大军阻于平原前,沈大人若是觉得和吕将军实在相处不来,我可以替大人在官家那里美言几句,调任到南方富庶之地去。”
  他说完,也不停留,转身就走了。
  沈晦被说的面红耳赤,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赵诚心想,我是来办事的,不是给你断官司的,拉帮结派,互相弹劾,我一个都不惯着。
  谁挡了我的路,让我活不下去,我必定先除了你。
  你死我活的局面,都特么这时候了,还在窝里斗。
  赵诚领着来复回来,就用自己的官印,开始处公务,军中的事情好做,也不好做。
  其他的参将都来拜会他,吕顺甚至给他举办了洗尘宴。
  他也随大流,并不拒绝,该收礼收礼,该送礼送礼。
  宴会上的人都是什么性格,谁说话怎么样,他细细观察,一一辨认。
  吕顺麾下最精锐的军是他侄子吕本中领的骁骑军,赵恒就在吕本中手里干活。
  吕本中和吕顺一样高大,但比吕顺更壮。
  吕顺三个儿子,大儿子吕本康领兵驻守德州,听说他生的瘦小,并不如父亲和兄弟们高大。
  二儿子吕本骏在最前线真定府驻守。
  三儿子吕本昌,在骁骑军中做先锋,因为年纪小才十七岁,没上过战场,十分活泼,见了赵诚甚至问:“小赵官人,你才二十岁,就成了官家近臣,你会骑马吗?”
  这是武将子弟和文臣对立很严重的年代。
  赵诚笑起来,他又不是文人,这种带着歧视的玩笑,他真不在意。
  所以他说:“我骑射其实都不错,不过我更擅长近身搏斗。你要试试吗?”
  他话说完,其他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过来。
  因为吕本昌大笑,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他比赵诚高一些,也更壮。
  可见吕家人对自己的武艺是非常自信的。
  赵诚自从来了这里,就已经做好准备,他需要一场一场’恶战’来打开局面。和这些武将打成一片。
  他也认真挑选人了,太老辣的不行,战场上的经验太足,杀过人见过血,他绝不是那些亡命徒的对手。
  选吕本昌立威就刚好,一则两人年龄差不多,二则,吕本昌没有上过战场,实战经验到底少一些。尽管这样,赵诚还是不敢大意,吕本昌毕竟是在军营里长大的。
  武将少文雅,来复替他拿着外袍,他将下摆卷在腰带上,在场的人已经开始喝彩呼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