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都女眷的习俗,三更之后多半熟睡,不似窘迫男客,尚有熬夜苦读之辈,遂崔敬从右侧厢房开始。一切
  顺遂,直至一处厢房,名曰隆子,取自佛教“须弥山顶”之意。这厢房从外看去并无任何异常,可崔敬一入这里,便觉后背生寒,好似四下围堵不少侍卫。
  他凝神片刻,闪过疑似暗卫之地朝内走去。刚跨过门牌,入到内间,熙熙攘攘的庭院树荫之下,右耳房灯火通明。薄薄一层窗户纸可见其内人影来回,仿若好些人伺候。崔敬定住脚步,不敢再往前。
  待几个伺候的小娘子鱼贯而出,见一美人,身姿窈窕,体格风骚,着一层薄纱衣走到窗棂前。清冷月色和烛火摇曳当中,这女子缓缓褪去纱衣,看模样,竟像是即将沐浴。
  明白这一切,崔敬恨不得眼瞎。
  这是哪家小娘子,竟四更天沐浴!
  真真是好时候!
  非礼勿视,这点子品格崔敬还是有的,当即闭眼,慌不择路离开。
  回程途中,他越想越不对,不论谁家小娘子,万万没有四更天沐浴的道理。一时他又不太确切起来,只因他没见过几个小娘子,说不清楚这沐浴的道理。然则,探查探查,总不能因一个行动诡异的小娘子毁了去。翌日午后,他从南方送来的密信当中,知晓这小娘子身份。
  果真不同寻常,这娘子乃齐王妃母家之人。
  这话还得从今上登基之前说起。那时候今上是六皇子,在一众已然长成的皇子之间最为不起眼,更别说他乃宫女所出,连个像样的外家也没。先帝病重多年,时好时坏,夺嫡之战明目张胆,热烈非常。谁承想,五位皇子竟在先帝尚在之际,废的废,死的死。及至先帝驾崩,全乎活在京都的皇子,就剩下六皇子一人。
  而齐王夫妇在先帝驾崩前一年,被先帝突然厌弃,发配南疆,永不归京。齐王一家五口,于庐绍坨命丧黄泉,死无全尸。
  而今这齐王妃母家姑娘,突然现身京都,恐将有大事发生。
  思及此,崔敬不敢擅动,略等了几日。后来又听说这小娘子入京乃皇后召见,料想是自己多想,他不安了几日的心,终于放回到肚子里。
  可,齐王妃母家姑娘,前计相赵琨之孙,因何这般凑巧出现,仍旧是个疑团。
  思来想去无果,崔敬蓦地想到秦叶蓁。
  哼,今上拦着,殿帅看着,俱是令他无事不得讨饶秦叶蓁,可说道说道宋小王爷被掳之事,那应当不算“无事”。
  他真真是聪慧!
  这夜,崔敬再一次夜探香闺。
  身穿夜行衣走在屋脊之上,不知为何,今夜的月色较之往常,更为明亮。崔敬身轻如燕,难得抛却数月来的烦闷不安。
  不久,公主府就在眼前。五公主府,乃前朝太师府邸。张太师,江南小镇出生,不惯京都房舍的粗狂,多年来每每得空便修桥造园,至于黄初年末,方才罢了。其内景致,讲究移步换景,四季变换。各有各的妙处。
  又朝前几步,遥遥得见正院中央的一株苍翠柏树。天寒地冻,郁郁葱葱,尖尖树冠于水银般的光芒之下,光泽透亮,像是提前吐露新春的嫩芽。
  顺苍翠古柏看去,古朴方格板棂窗,镶嵌晶莹琉璃。层层帷幔当中,仍旧透出丝丝点点光亮。
  更深夜半,一女子独坐南窗跟下,身旁无人伺候,独独她一人。朦胧当中,她外罩狐狸毛披风,其内却像是松松垮垮穿着薄衫。轻柔纱衣悬挂娇艳双臂,手臂上抬的动作之下,纱衣缓缓落下些许。
  如此映照之下,那握持书卷的手,纤细修长,曼妙无双。
  冬日的夜间,她穿得少,想来是府中供奉极好,屋内暖阳如春。
  呆呆看了许久,恐是再看下去会有侍卫发现,崔敬小心谨慎,敲响秦叶蓁的窗户。这等关节时分,他不敢一径入内,当成个登徒子被打回来那是小事,他往后的步子该落在何处,方才是大事。
  屋内的秦叶蓁好似并未发现来人是崔敬,当是方嬷嬷来催促她早睡。
  懒懒散散,娇声喁喁,“好了好了,嬷嬷辛苦,知道了知道了,这就睡去。”
  不料秦叶蓁夜间说话是这般模样,崔敬那尚且落在窗户上的手,猛然颤动,重重磕了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