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1 / 4)
当然,这是后话了。
登基之后五六日,京都的热闹也就散了,各行各业都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毕竟,养家糊口是家家户户的大事。
楚老太爷先前同老友说好,又上门送了一份厚礼,被狠狠打劫了两筒野茶,这才拿回了学院的重宝。
也就是藏书楼里,原本堆满的那几千册书籍。
当年离开京都的时候,不能把书籍都带走。
楚老太爷就把书籍寄存到了老友家里。
老友也是占了大便宜,这么多年带着家中子弟,把所有藏书都抄写了一份,也算家底丰厚了。
如今完璧归赵,还打劫了野茶,真是得意之极。
楚老太爷带了儿孙,亲自监督,带了十几辆马车,来往大半日才把藏书都运回来。
第七百四十六章 深藏功与名
方圆儿见他们要把图书直接放上书架,就赶紧拦了下来。
“外祖,这般放进去,实在太杂乱了。
等我给您做个藏书索引,以后找书,或者整理都方便。”
楚老太爷太清楚外孙女的本事了,先前她整理的学院院规,可是让他们赞叹不已。
所以,他干脆甩了手,“好,都交给你了。”
方圆儿又抓了个劳工,“让长风给我搭把手儿!”
“行,你动嘴,让他动手,别累到。”
“知道了,外祖。”
于是,方圆儿寻人打制书架,设计藏书楼排风,又在楼下安排桌椅,忙的不亦乐乎。
长风很听话,也不怕出力,虽然累了一些,但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每日忙忙碌碌,吃饭都多了不少。
秋平和秋丰,被楚老太爷也送到了辛家学堂。
一来是自家孩子不好教,这就如同后世很多老师家中孩子学习并不出色一般。
二来,方家孩子都在辛家学堂,送了他们过去,一起读书吃住,也能更亲近一些。
如今方圆儿住在楚家,所以,每隔三日,秋平和秋风晚上回来的时候,七斤和八斤都会跟来看望姑姑。
金子和根生课业重,只在休沐时候才能过来。
方圆儿身份如今已经是人人皆知,所以,不好常去辛家了,但隔三差五让人去送好吃的。
所以,她这个集体“姑姑”,还是很得孩子们喜欢的。
忙了七八日,藏书楼终于大变样了。
一楼进门有个玄关,是守门人的桌椅,进出学子要登记,很详细,不允许一点马虎。 ↑返回顶部↑
登基之后五六日,京都的热闹也就散了,各行各业都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毕竟,养家糊口是家家户户的大事。
楚老太爷先前同老友说好,又上门送了一份厚礼,被狠狠打劫了两筒野茶,这才拿回了学院的重宝。
也就是藏书楼里,原本堆满的那几千册书籍。
当年离开京都的时候,不能把书籍都带走。
楚老太爷就把书籍寄存到了老友家里。
老友也是占了大便宜,这么多年带着家中子弟,把所有藏书都抄写了一份,也算家底丰厚了。
如今完璧归赵,还打劫了野茶,真是得意之极。
楚老太爷带了儿孙,亲自监督,带了十几辆马车,来往大半日才把藏书都运回来。
第七百四十六章 深藏功与名
方圆儿见他们要把图书直接放上书架,就赶紧拦了下来。
“外祖,这般放进去,实在太杂乱了。
等我给您做个藏书索引,以后找书,或者整理都方便。”
楚老太爷太清楚外孙女的本事了,先前她整理的学院院规,可是让他们赞叹不已。
所以,他干脆甩了手,“好,都交给你了。”
方圆儿又抓了个劳工,“让长风给我搭把手儿!”
“行,你动嘴,让他动手,别累到。”
“知道了,外祖。”
于是,方圆儿寻人打制书架,设计藏书楼排风,又在楼下安排桌椅,忙的不亦乐乎。
长风很听话,也不怕出力,虽然累了一些,但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每日忙忙碌碌,吃饭都多了不少。
秋平和秋丰,被楚老太爷也送到了辛家学堂。
一来是自家孩子不好教,这就如同后世很多老师家中孩子学习并不出色一般。
二来,方家孩子都在辛家学堂,送了他们过去,一起读书吃住,也能更亲近一些。
如今方圆儿住在楚家,所以,每隔三日,秋平和秋风晚上回来的时候,七斤和八斤都会跟来看望姑姑。
金子和根生课业重,只在休沐时候才能过来。
方圆儿身份如今已经是人人皆知,所以,不好常去辛家了,但隔三差五让人去送好吃的。
所以,她这个集体“姑姑”,还是很得孩子们喜欢的。
忙了七八日,藏书楼终于大变样了。
一楼进门有个玄关,是守门人的桌椅,进出学子要登记,很详细,不允许一点马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