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也有真正的为国为民忠心之人,欢喜于太子如此优秀,堪当大业。
  “老天有眼,大魏得皇上这样的开国明君,又有太子这样的储君,大魏何愁不昌盛!”
  这话渐渐传开,一时间京都人提起,大半都对太子拥护之极。
  丞相一直称病,没有上朝。
  但对朝堂之事,他可从来没有放任一点儿。
  眼见太子声望,这么突然就提了上去,没有人比他更恼怒更担心。
  几个清客被找到书房,都是心里忐忑。
  这三年,他们可是亲眼见着相爷在皇上手里,是一次次落败。
  即便贵妃生了二皇子,也没有增加一点儿战力。
  如今,太子重新现于人前,以十岁的少年之身监国,却半点儿错处都没有,镇服的一干朝臣都鸦雀无声。
  这是何等的优秀啊!
  而二皇子不说身体病弱,就是同样出色,但差了足足八岁,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于丞相本来还想问计,一见几人神色,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般没有信心,还怎么指望他们能想出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索性,他就摆了手。
  “都下去吧!”
  几个请客脸红,赶紧低头退了出去。
  于丞相在屋里,背着手转了无数圈儿,最后还是叹了气。
  说到底,最好的帮手只有一个,也一直是那个。
  原本,他还在犹豫,不愿太过冒险。
  但眼前形势对相府和贵妃母子太不利了,皇上又出京去了,难得的好机会。
  若是不能放手一搏,最后等待他们一家的就是死路一条。
  若说错,从送女儿进宫的时候就错了。
  如今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硬着头皮走下去。
  万一成功了,错的路,也就变成了最正确的路…
  他斟酌着写了两封信,然后喊了亲信,连夜送进了宫里…
  皇宫里,三年前连番清洗,其实已经不在是筛子了。
  但这三年皇后没有露面,虽然吴总管打理的也很严格。
  可惜,总有那么一些人,以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
  所以,不等各宫熄灯,丞相的书信就被送到了寿康宫和景仁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