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打江山 第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有埋伏,匈奴人也不会蠢得吃这个明亏,地形显然不利于他们。
  匈奴人不敢进去,里头的伏兵当然也不会自己出来,两相对峙,为首的几个匈奴人又争论商量了会儿,新首领大声吆喝着,丢下山林中上百具同伴的尸体,调转马头离开了山口。
  如果这些匈奴骑兵原路返回,叶云岫便打算小股兵力跟他们玩游击战术了,直到他们麻溜的滚出陵州地界,可惜这些匈奴人点子背,三岔路口选了另一条路,放弃进山,沿着他们来时的路继续往前行进。
  这条路顺着北陵山的走向蜿蜒曲折,若是一直往前走,拐上官道便能去往陵州方向。匈奴人在陵阳县吃了大亏,又不敢原路回去,许多物资也在昨晚的奇袭中被烧个精光,自然是打算去往前边的市镇抢掠补充物资给养。
  可匈奴人却不知道,这条路往南,要经过一条约莫两三里长的峡谷。
  三千骑兵拖着飞扬的尘土一路向南,走出六七里路,便行至峡谷,左侧山坡越发陡峭,原本相对平坦的右侧则出现了一座小山岭,山林寂静,鸟雀如常,不像有大队人马埋伏的样子。
  为首的几个匈奴人大约也发现此处地形险峻,停下来商量了一会儿,便吆喝着拉长了队伍,由原来的大队人马改成了一两人并行,以长队穿过峡谷。
  看样子是打算首尾呼应,能互相救援,避免整队人马在里头被人家包了饺子。
  长队蜿蜒,最前边的新首领眼看就要走出峡谷了,两侧山坡上忽然呐喊如雷,滚石齐发,一块块巨石从山坡上轰然滚落下来。匈奴人狡猾,既然不能整队包饺子,那就迎头痛击,拦着前头打。
  叶云岫在这里埋伏了足足一千人。
  第61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
  叶云岫统共只有三千兵力,敌人正好也剩下三千,三千骑兵。所以她从来就没打算过跟这些匈奴人正面对阵。
  此处峡谷设伏一千人,只有匈奴的三分之一,但是若加上这峡谷天险,地利人和,那便足以胜算七分了。
  埋伏在此处的是杨行的守备营一千人。三千匈奴骑兵,即便守备营占了地形优势,要全部拿下只怕也是一场血战,这么大一块肉他们一口吞不下。
  因此叶云岫给他们的命令就是峡谷不收口,不近战,只在山上用巨石攻击,能收拾多少是多少。一旦匈奴人反扑,他们也能利用地形的熟悉及时撤退。
  结果匈奴人拉起了长蛇阵。杨行当机立断调整方案,决定收南口,迎头打。
  一声令下,顿时巨石、滚木纷纷往下砸,马匹受惊之后狂奔乱跳,谷中的匈奴骑兵猝不及防,一时间人仰马翻。
  没进来的就算了,进来的几乎都跑不掉。峡谷南口很快就被两侧山坡砸下来的巨石、滚木堵死,走在前头的新首领和几个头目插翅难逃,被特意优先照顾,很快就被解决掉了。两三千骑兵无人指挥,就像没头的苍蝇,全都乱了套。
  匈奴人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兵力,本身地形不熟,被拦在峡谷之外的人无人指挥,惊慌之后也不敢轻易上山去反击他们,最终在峡谷中丢下满地死伤,匆匆调头往回逃。
  结果又在之前的山口遭遇了绊马索和陷阱伏击。
  这伙匈奴骑兵再也没了嚣张气焰,根本不敢扎营停留,连夜匆匆沿着来路往回逃,一路上不停受到小股兵力的伏击袭扰,偏偏这些袭击者熟悉地形,行动迅速,并且绝不恋战,打了就跑,搞得匈奴人疲马乏,苦不堪言。
  匈奴人吃尽了苦头,最终只剩下不到一千人,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头也不敢回地逃出了陵州地界。
  叶云岫亲率三千人马下山,出来了足足六日,胜利凯旋。
  因为各营人手被叶云岫埋伏分布在好几处,回山的时候就各走各的,一个个还互相交代着尽量低调些,可返回山寨的时候,还是享受了一把英雄风光,山寨许多人闻讯跑来迎接他们,欢声雷动。
  先锋营是最后一波回山的,他们负责后期的游击追杀,一路追着匈奴的残兵败将赶出了陵州地界。叶云岫一直坚持到最后,带着先锋营一起回来。谢让收到消息,早早下山来接她。
  玉峰岭主寨的山脚下,先锋营长长的队伍先过来了,一个个见了他都一脸兴奋,纷纷抱拳打招呼:“大当家好!”
  谢让颔首微笑,目光却一直望向后头,叶云岫带着木兰营的女兵们信马由缰,慢慢悠悠地跟在队伍旁边。打了那么大的胜仗,小姑娘面色平淡,表情甚至有些无聊的样子,仿佛就只是出门去玩了一趟。
  谢让不自觉的嘴角噙笑,迎上去拉住马缰绳,习惯性地伸手接她下来。叶云岫跳下马背,谢让便随手把马缰绳交给身后的亲卫,牵着她的手信步缓行。
  她骑了这么久的马,一看就累了,下来走走活动一下。
  木兰营的女兵们见两人手拉着手,一个个憋笑羞羞脸,赶紧都有眼色地策马往前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