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打江山 第6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野猪岭一夜无眠。
  少小离家老大回,他们当兵从军,很可能一走就是一辈子。
  太平年月寄封信都难,如今天下大乱,多少人已经几年没有家中的消息了。
  军营中也不是不许回家探亲,可那是家近的、当了将领的。尤其对于他们这些边军来说,路途遥远,车马艰难,根本不可能。纵然立了战功获准探家的,一般也没人回去,路费盘缠都花不起,还不如省点钱托人捎回家去。
  浊酒一杯家万里,这会儿要是有一坛烈酒就好了。
  可是叶云岫的军营中素来不许饮酒,更别说降兵营了,只能闷头猛喝两碗粥,回去辗转难眠。
  从这一日开始,整个野猪岭都弥漫着某种异样的气氛。
  尤其那些家在北方、心中揣着希望的,第二日集队训话,便有个赢了的队长大着胆子,问马贺能不能奖赏他也寻找一下亲人,去年匈奴犯边,他的家人应当也南下逃亡了。
  有人开了头,立刻便又有几个人忐忐忑忑地跟着站了出来。
  “你们就不必找了。”马贺扬声道,“大当家已经传令下去,不光山寨,但凡在我们陵州境内落户的流民,家中有人在北方边关从军的,都可以来此寻亲找人,山下有专人接待,帮他们查找名册。你们若有亲人在这边,他们自会来找你,若是没有,那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许多人面有喜色,马贺却又语气一转,说道:“不过你们心里有个数,我们山寨当时收留落户的也就三万多人。不是我说话难听泼你们冷水,实则去年匈奴犯边,翼王跟匈奴勾结纵容,你们翼王大军当时打没打仗自己心里有数,逃亡的灾民何止千万,又赶上雪灾,一路饿殍遍地,死的不计其数,单是沂州城外冻饿而死的就有上万人。”
  队列中卫大勇大声喊道:“对,若不是山寨赈灾舍粥,我爹娘和妹妹恐怕也冻死饿死了。”
  马贺赞许地看了卫大勇一眼,说道:“我们大当家和寨主当时是倾尽全力,苦苦支撑半个多月,就只给山寨留了两个月的口粮,其余粮食物资全都拿去赈灾了。你们以为容易呢,我们当时风雪中赈灾吃了多少辛苦,如今我们才刚过上几天好日子,你们就来了,三万大军来攻打我们。”
  “哼,一个个的,不识好歹,大当家和寨主居然还留你们在这浪费粮食,照我说还不如都杀了省事。”马贺训完话,骂骂咧咧走了。
  许多降兵面有愧色,尽管挨了骂,却又心中升起了希冀,盼望着也能有家人亲友来寻他们。
  然而马贺说的没错,希望渺茫。
  两日后,又有一个叫刘贵的降兵在众人的羡慕嫉妒中被叫出队列,他的舅舅舅妈找来了。可惜刘贵的爹娘都已经不在了,他爹娘都一路逃到临阳,却冻死在雪灾之中。
  刘贵痛哭一场,又同样被舅舅舅妈接去家中团聚。
  沉寂几日之后,谢让派了罗燕出场。
  这日一早集队,罗燕一身黑底红缘的劲装,腰配弯刀,背着弓箭,英姿飒爽地站到了队列前的高台上,给降兵营增添了一抹鲜亮的颜色。
  降兵们顿时目光汇聚到她身上,还以为今日换了个女教头来管教练兵呢。
  罗燕却扬声说道:“今日我也来此寻亲,可我也不知道能寻谁,索性托了马统领的面子在这里问一问。我家原是幽州城东门外五十里、大柳树屯子的军户,左邻右舍许多都是在翼王军中的军户,这里可有认识我的?”
  队列中顿时窃窃私语,一个声音迟疑喊道:“你是……罗家的二闺女?”
  “正是。”罗燕循声望过去,见是一个四十岁上的中年男子,那人也赶紧挤出队列走到前边来。罗燕辨认出来,笑道:“你是田武大叔,对不对?”
  “是我是我。”田武激动不已。
  “田大叔,您且稍等,我回头接您家里去说话。”罗燕笑着一抱拳,却向着面前列队的降兵大声道:“各位,我还有几句话说。我家中几代军户,我大伯、父亲都是在军中战死的,我家的左邻右舍、儿时许多玩伴,如今都还在翼王军中。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从军报国、吃苦戍边,征战沙场卖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们在前线拼杀,翼王却为了一己之私,与匈奴人勾结,纵容匈奴犯边侵扰,他好养寇自重、拥寇自肥,趁机谋利坐大,你们不是聋子瞎子,翼王大军这几年有没有真正跟匈奴开战,你们比我清楚。”
  “如今翼王又为了抢皇位,拱手放了匈奴人进来,弄的天下大乱,置中原的亿万庶民百姓与不顾。你们在前线为他卖命拼杀,他却害得你们父母妻儿动荡不安、饥寒交迫,害你们的家人沦为冤鬼饿殍。我父亲戍边战死,我娘亲却死在了逃难的路上。我一个孤女被山寨收留,如今还做了寨主身边的侍卫,我才明白何为是非黑白,何为公道正义。”
  “各位,我言尽于此,你们若还是不辨黑白、不知好歹,那只能说你们枉为人了。”
  罗燕说完一抱拳,快步奔下高台,拉着田武笑道:“田大叔,走,我来时已禀明寨主,这就接你去我家吃顿饭,咱们好好叙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