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69节(3 / 4)
因此他也十分客气的回礼道:“王大人客气了,本官如今不过回乡省亲而已,哪里担得起王大人如此后待。”
王县令早得到谢良臣考中状元的消息,当抵报快马送来时,他第一时间就派人去了平顶村报喜,同时还打听到了谢良臣在殿上说他好话来着。
这两件事一叠加,几乎让王县令高兴的差点失态。
谢家如今已经是荣县大族,而且谢家其他几房,如谢正的儿子,还有谢良臣的亲大哥,两人私下一个做买卖,一个搞水利,都是给他增加政绩的事情,所以虽然王县令觉得他们有收买民心的嫌疑,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看来他是真做对了,荣县因着谢家的缘故,不仅平顶村越来越富庶,甚至连带附近几个村子每年收成都不错。
百姓们有钱了也愿意送孩子去读书,如今荣县学风日盛,百姓丰足,这可全都是他的政绩!
而且如今这政绩还被谢良臣直接捅到了皇帝面前,圣上还说他做得好,这怎么能让王县令不激动?!
所以,即便谢良臣只初初授官,年纪还比自己轻那么多,但是王县令还是亲自过来迎接他了,反正论品级对方也比自己高,没什么丢脸的。
他盛情邀请谢良臣到县中酒楼,说是给他备下了接风喜宴,谢良臣一路上已经耽搁了太多时间,实在是归心似箭,便只好婉拒了。
不过未免扫太扫对方面子,他还是道,等回家安顿好,过两日再送拜帖来拜访王县令。
四月的平顶村气温已经逐渐由凉转暖,又到了育秧时节。
谢良臣看着水田里郁郁葱葱的秧苗,思绪一下就被拉回到了当初盛平顾来找他们问水渠的情形。
若非当初自己拜了他为师,恐怕别说会试了,就是乡试现在考过没有都未知。
他读书的这几年,谢良材已经成了秀才,且参加过一次乡试,不过却是落榜了,名字只在副榜上。
另外祝明源、唐于成也没过乡试,两人仍是秀才,倒是张筹,据说在府学时很得知府大人赏识,而且还与其小女定了亲,去年乡试过了,已经成了举人。
这次他回乡,几个好友肯定是会相聚的,不过他还是得先回平顶村。
谢家院子。
自从收到谢良臣来信,说他不日就要回来后,原本因着他考中状元而狂喜的谢家人便一直在焦急的等着他,可是一连好多天他们去村口看都没看见人,难免着急。
谢良材已经从府学回来了,他见爹娘担心,便自告奋勇打算去县里打听一下消息,哪知就在此时,村口突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听到声音,谢家人先是一怔,然后就猜到是谢良臣回来了。
谢石头跟赵荷花先是狂喜,然后赶紧手忙脚乱的整了整衣裳,说着就往村口奔去。
那边谢家老宅里,谢安两口子并谢铁柱一家人,也都激动得不行,一家老少全都出动,打算去迎接谢良臣。
如今他可是正经的官员了,而且据说官职比县令还大,这不仅让谢家人万分激动,就连平顶村的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以前他们还有点害怕官府的差役,现在却是不怕了,只要等谢良臣的进士碑立在了村口,便是小吏们进来也需的放上那么一二分的尊重,谁叫平顶村家家户户都跟谢家关系不错呢?
牛大头的娘黄氏此刻更是无比的庆幸,幸好谢家人不是小心眼的,而且自己也没有继续找别人的麻烦,否则如今谢良臣考中状元,要是递了帖子去县衙,那她此刻岂不就要被锁了下狱?
想到这个可能,她打了哆嗦,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假设,人又重新活泛起来,冲丈夫儿子喊道:“快快快,咱们不是也买了鞭炮吗?赶紧挂出去!”
谢良臣自进村口起,耳边便一直有鞭炮声炸响。
村道上,鞭炮燃过的红纸铺了一路,他踩在上头,觉得自己好像踩在了红毯上,鼻间全是火硝燃烧过后的气味,连他的衣服都染上了,可他却并不觉得难闻,因为这都是村民们对他的一片心意。
那边谢平早已激动得浑身颤抖,谢良臣过来跟他问好,谢平说话都说不清了,只一个劲的重复,“好好好”,同时喜极而泣。
谢正扶着老父亲,知道他的心事终于了了,便掏出帕子给他擦泪。 ↑返回顶部↑
王县令早得到谢良臣考中状元的消息,当抵报快马送来时,他第一时间就派人去了平顶村报喜,同时还打听到了谢良臣在殿上说他好话来着。
这两件事一叠加,几乎让王县令高兴的差点失态。
谢家如今已经是荣县大族,而且谢家其他几房,如谢正的儿子,还有谢良臣的亲大哥,两人私下一个做买卖,一个搞水利,都是给他增加政绩的事情,所以虽然王县令觉得他们有收买民心的嫌疑,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看来他是真做对了,荣县因着谢家的缘故,不仅平顶村越来越富庶,甚至连带附近几个村子每年收成都不错。
百姓们有钱了也愿意送孩子去读书,如今荣县学风日盛,百姓丰足,这可全都是他的政绩!
而且如今这政绩还被谢良臣直接捅到了皇帝面前,圣上还说他做得好,这怎么能让王县令不激动?!
所以,即便谢良臣只初初授官,年纪还比自己轻那么多,但是王县令还是亲自过来迎接他了,反正论品级对方也比自己高,没什么丢脸的。
他盛情邀请谢良臣到县中酒楼,说是给他备下了接风喜宴,谢良臣一路上已经耽搁了太多时间,实在是归心似箭,便只好婉拒了。
不过未免扫太扫对方面子,他还是道,等回家安顿好,过两日再送拜帖来拜访王县令。
四月的平顶村气温已经逐渐由凉转暖,又到了育秧时节。
谢良臣看着水田里郁郁葱葱的秧苗,思绪一下就被拉回到了当初盛平顾来找他们问水渠的情形。
若非当初自己拜了他为师,恐怕别说会试了,就是乡试现在考过没有都未知。
他读书的这几年,谢良材已经成了秀才,且参加过一次乡试,不过却是落榜了,名字只在副榜上。
另外祝明源、唐于成也没过乡试,两人仍是秀才,倒是张筹,据说在府学时很得知府大人赏识,而且还与其小女定了亲,去年乡试过了,已经成了举人。
这次他回乡,几个好友肯定是会相聚的,不过他还是得先回平顶村。
谢家院子。
自从收到谢良臣来信,说他不日就要回来后,原本因着他考中状元而狂喜的谢家人便一直在焦急的等着他,可是一连好多天他们去村口看都没看见人,难免着急。
谢良材已经从府学回来了,他见爹娘担心,便自告奋勇打算去县里打听一下消息,哪知就在此时,村口突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听到声音,谢家人先是一怔,然后就猜到是谢良臣回来了。
谢石头跟赵荷花先是狂喜,然后赶紧手忙脚乱的整了整衣裳,说着就往村口奔去。
那边谢家老宅里,谢安两口子并谢铁柱一家人,也都激动得不行,一家老少全都出动,打算去迎接谢良臣。
如今他可是正经的官员了,而且据说官职比县令还大,这不仅让谢家人万分激动,就连平顶村的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以前他们还有点害怕官府的差役,现在却是不怕了,只要等谢良臣的进士碑立在了村口,便是小吏们进来也需的放上那么一二分的尊重,谁叫平顶村家家户户都跟谢家关系不错呢?
牛大头的娘黄氏此刻更是无比的庆幸,幸好谢家人不是小心眼的,而且自己也没有继续找别人的麻烦,否则如今谢良臣考中状元,要是递了帖子去县衙,那她此刻岂不就要被锁了下狱?
想到这个可能,她打了哆嗦,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假设,人又重新活泛起来,冲丈夫儿子喊道:“快快快,咱们不是也买了鞭炮吗?赶紧挂出去!”
谢良臣自进村口起,耳边便一直有鞭炮声炸响。
村道上,鞭炮燃过的红纸铺了一路,他踩在上头,觉得自己好像踩在了红毯上,鼻间全是火硝燃烧过后的气味,连他的衣服都染上了,可他却并不觉得难闻,因为这都是村民们对他的一片心意。
那边谢平早已激动得浑身颤抖,谢良臣过来跟他问好,谢平说话都说不清了,只一个劲的重复,“好好好”,同时喜极而泣。
谢正扶着老父亲,知道他的心事终于了了,便掏出帕子给他擦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