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闲聊了几句后,便再次沉寂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那个眉眼吊高的人突然又开了口:“我们根本不必要在这里等,连落卷都不肯给我们,谁又知道其中有什么阴谋诡计等着。”
  “各位兄弟听我一句劝,大家不如早日回秦溪,你们想想当今天子为何要提防我们,若我们无能庸碌还需要提防吗?各位都是大贤大才之人,入不了仕依然有其他出路。”
  “照我看来,大燕根本不是长久之相,不如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许多人都被他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惊了,纷纷瞪大眼睛看着他。
  “兄弟,这种话乱说可是要掉脑袋的。”
  “你莫要在这里说这些!”
  但也有人觉得他说的有理,愤然道:“话虽难听,可都是他们逼我们的!”
  陈修眉头紧蹙,终于再次将注意力放到了这个人身上。
  此人……是何时加入他们一行人的?
  回想片刻后陈修记起,此人并非是在秦溪时就与他们结伴同行的人,而是离开汾州后在路途中遇到的。
  那时此人的解释是与亲戚一通前往,但中途亲戚家中偶遇急事返回,只留他一人继续赶路。
  “……”
  眼看着大家心中的怒火都被激起,陈修开口:“是非黑白都得等我们见过落卷之后才能定夺。”
  “是啊,我觉得陈修兄弟说得对,大家稍安勿躁。”
  眉眼吊高的人默默闭了嘴,等所有人的注意都移开时,他的目光却又幽幽的看向了一脸镇静从容的陈修。
  翌日卯时。
  金銮殿,地上齐刷刷跪了一排人。
  帝王正在翻看礼部呈上来的朱卷,举子们亲笔写的是墨卷,这些都是批阅时专人重新誊抄过的文章。
  萧应怀略略翻过一遍,眉眼压得极低,嗓音懒散:“这些便是所有汾州举子的落卷?”
  徐羡是唯一站着的人,他回道:“是,陛下。”
  他是知贡举,为避嫌并不参与春闱阅卷取士的工作,但当他听到京中的那些传言时,整个人的后背还是凉了一大截。
  这样大的差错……怎能用荒唐二字来形容。
  帝王抬手,刷拉一声,题卷散落一地。
  “水平倒是难得的一致。”
  “一致的烂。”
  “你们是要同朕说,整个汾州的文人都是无能庸碌之辈吗?”
  殿中跪着的大臣大气都不敢喘。
  帝王冠冕后的视线沉沉盯着跪在地上的人,可嗓音却还一如往常:“给朕一个解释。”
  有大臣叩完一礼,说道:“陛下,微臣倒觉得此结果并无不妥,一地有一地的气运,汾州出了个祸国乱政的秦孝源,说不准那气运就是被秦孝源延祸殆尽,无文殊神灵庇佑,自然也难有治世大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