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和父亲在边关拼命,皇上在后面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妹妹踩到泥里?
  他的心态已经完全变了,不像是之前那样,会把皇上他们放在第一位了。
  父亲已经用生命表达了镇国公府的忠诚,自己也死过一次了。
  皇上却用保下萧让这个办法,给了镇国公府一个响亮的耳光。
  崔安如没有再说话,一路上看着距离京都越来越近,他心情好像是更加沉重了。
  “我已经给嫂子写信,让她在家安心等着了。”
  半个月之后,他们马上就要进入京都。
  崔振邦抬起头,想到梁紫玉和崔琅,眼神都变得柔和起来。
  “不过嫂子说,这次皇上准备了宫宴,她在被邀请的行列……毕竟太子这一趟过去,也算是立下了功劳,而且我们也让一直盘桓的山匪销声匿迹,对于地方也是大有裨益。”
  崔安如说完,崔振邦想着,就要见到皇上了。
  “那个如尘大师也会在么?”他问了一句。
  “大概率应该会在吧……毕竟如今皇上很是倚重他……”
  崔安如想的是早晚都要面对,不如直接来吧,多见过几次,总会适应,以后杀起来的时候,可能会更加方便。
  “那个萧让呢?”崔振邦又问了一句。
  陆景琛回答了一句:“若是萧让也在,那皇上是真的在挑战所有忠臣的底线了……”
  崔安如却说道:“咱们这位皇上,如今看到没有什么战事,加上身边没有什么真正可以信任的,还不如直接试探朝臣们的态度。毕竟,没有几个人会真的为了百姓,为了天下苍生着想,冒险以死规劝皇上。”
  崔振邦也说道:“这种情况下,能够让萧让活下来,就说明萧让一定有活下来的理由,也许这个理由并不是萧让自己找的……”
  他的话说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悲哀,说到底,这些人还是一样的自私。
  之前崔安如说的话,又在他心中具象化了。
  边关的事,皇上一开始就知情,甚至是策划者。
  参与行动的人都死了,安排组织这一切的萧让没有事。
  这件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处处透露着诡异。
  车队到达城外驿馆的时候,楚王陆景年和礼部尚书李存忠都已经出来迎接。
  “太子殿下一路辛苦,这次边关之行,一切顺利,都是太子英明,领导有方,山匪也在翊王堂弟的配合下得以铲除,父皇看了你们呈上来的奏折,十分高兴,已经准备了宫宴,明日我们一道进城……”楚王如今意气风发,说话的时候都不像刚刚错失太子之位的时候那样压抑了。
  太子很是客气的应对:“大哥哪里的话,这些都是我们为人子的分内之事,毕竟这对于两国都是顶级重要的事,父皇不能亲自前往,本宫作为储君,自然要身先士卒。”
  陆景年听着他这种强调身份的话,只是稍微顿了顿,并没有说什么。
  想必京都发生的事,他们已经听说了,这一路上应该很揪心吧?
  尤其是崔安如,萧让这样折腾最后竟然没有死,她一定是最生气的那一个。
  “唉,只不过你们离开之后,京都发生了很多事,那个最该死的萧让,竟然没有死,闭关多年的国师突然出关,说是感受到了我们大夏的国运发生了变化,说是要找到一个生辰八字都能对得上的人,放他的心头血,足足一年的时间,要取十二碗,分别封存于祭坛上,一年之后向天祈福,就能保佑大夏昌盛,萧让刚好就是那个人……”
  楚王当然也不相信这种话,反正是给萧让一个活下来的理由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