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安如也清楚,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皇上的眼睛无处不在。她必须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要确保不触碰到皇上的底线。她开始谨慎地制定策略,同时也在寻找机会,试图与皇上建立更为直接的沟通渠道。
  尽管崔安如的努力和智慧为她赢得了一定的尊重和地位,但她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她知道,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朝堂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都需要她不断地学习、适应,并在权力的游戏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皇上看到崔安如的态度还挺激烈,大概也是明白了自己如今的举措有些着急。
  可是有些事情他确实是没有办法,他不想让任何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皇上沉思片刻,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最合适的决策。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采取更为渐进的措施,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他认识到,过于急躁的行动可能会导致臣民的不满,甚至可能激起反对势力的反弹。
  因此,皇上决定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他计划与朝中重臣进行深入的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寻求他们的支持。他相信,通过集体智慧的汇聚,可以找到更为稳妥的解决方案。同时,皇上也意识到,他需要更多地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这将有助于他制定出更符合民心的政策。
  皇上决定派遣使者到各地去收集民情,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当前政策的看法。他希望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国家的脉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皇上知道,只有真正了解民众的需求,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此外,皇上还意识到,他需要培养和提拔更多有能力、有远见的官员,以充实朝廷的力量。他计划举办一场选拔考试,让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脱颖而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这种方式,皇上希望激发整个国家的活力,为国家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不过,有些人也该会给他这个时间。
  尤其是他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其实自己心中都有数。
  尽管如此,皇上也必须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国家的活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去培养和激发。虽然他有着宏伟的愿景,但改革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一些保守派的贵族和官僚可能会对他的改革措施持反对态度,他们担心变化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此外,民众的接受程度和适应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皇上必须在推动改革的同时,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福祉,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是,皇上也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他一直没有做到的,就是倾听不同的声音,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确保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他认为,只要坚持不懈,终将能够激发国家的活力,为国家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是,他已经寒了崔家人的心。
  第588章 皇上虚伪
  “王妃的话,倒是让在下十分惶恐,镇国公父子以身殉国,自然是早就已经投胎转世……”
  如尘大师很是从容的说道。
  崔安如看着他那个信誓旦旦的样子,都觉得可笑。
  他一定不知道,自己的哥哥还活着。
  尽管如此,崔安如心中却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深知,镇国公的死并非如尘大师所言那般简单,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镇国公的死,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她的哥哥,崔安如的亲哥哥,这一年的时间隐姓埋名,失去了记忆。
  他曾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却因为一场宫廷的阴谋,被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虽然活着,但他的身份和过去,却如同被抹去了一般,连崔安如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竟然还活着。
  还好,崔安如并没有放弃寻找哥哥的希望。权力的斗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残酷,而她,必须变得更加坚强和机智,才能在这场斗争中生存下来。
  崔安如听着如尘大师的话,很是直白的笑了出来。
  几年之前,说他们镇国公府功高震主的难道不是他?
  崔安如的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她回想起过往的种种,不禁感慨万千。
  她深知,如尘大师的话语虽直白,却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大师所言,不正是在提醒他,权力的游戏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吗?
  她开始反思,镇国公府的辉煌背后,隐藏着多少双觊觎的眼睛。她也意识到,要想在这权力的漩涡中保持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会变通,学会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寻找平衡。
  她已经决定要采取新的策略,不再单纯依赖武力和权谋,而是要通过建立更广泛的联盟,以及通过文化、教育等软实力来巩固和提升镇国公府的地位。
  只不过,那个时候着急的一定是皇上吧。
  如今皇上虽然是一副诚恳的态度,若是知道自己的哥哥崔振邦还活着,能够对皇权产生威胁,一定不是这种样子。
  崔安如心中清楚,皇上虽然表面上对崔振邦的生死不闻不问,但内心深处,他深知手足之情难以割舍。
  他或许会私下里派遣心腹去寻找崔振邦的下落,以确保这位潜在的威胁者不会被其他势力所利用。同时,皇上也会加强宫廷内部的警戒,以防万一崔振邦真的出现,能够迅速应对,维护皇权的稳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