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钱给到国库还不一定真的能完全用于赈灾呢,难保有人昧良心从中捞油水,还是他自己直接去赈灾来得实在。
  他起身一揖,对宣文帝恭敬道:“启禀陛下,并非臣不愿,而是祖上得来赏赐都不得变卖,所累积的现银不过万两,已是臣的全部身家。”
  宣文帝眸光沉沉,微微垂眸俯看下面躬着身的虞峥,让人猜不透心思。
  良久,他淡淡道:“爱卿平身,无论多少都是爱卿的一片心意,尽力而为即可。”
  这一共才八万两,远不够一个河南道赈灾的,易相看了看宣文帝的脸色,主动道:“陛下,依臣之见,朝中百官食朝廷俸禄,国难当前,应为大朔分忧。明日早朝时,可由百官集思广益,看是否还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要拖所有人下水的馊主意,可谓是说到宣文帝心坎上了,神色渐缓,难掩赞赏:“好,就如爱卿说得做。”
  一出宫门,虞峥就立刻叫出暗卫交代一番,让他快速去给虞悦递信,叮嘱她最近低调行事,莫要被宣文帝盯上。
  虞悦听得瞪目结舌。
  这不纯纯仇富,明摆着欺负她爹吗!
  自己被迫捐了钱心里不痛快,一定要找个比自己更惨的人出来心里才平衡。
  虞家几代祖业累积,一不偷二不抢,全靠上战场真刀真枪厮杀换来,如何就矮人一节?
  狗皇帝,虞悦在心里怒骂一声。
  昏聩无能,不堪大用的狗皇帝,得尽早把他赶下皇位。
  她深吸一口气,对虞峥身边的暗卫道:“我知道了。”
  *****
  翌日早朝,河南道官员上奏,连年干旱导致关内庄稼几乎绝产,粮价大涨,米斗值数千。而百姓没有收成,手中早无积蓄,导致无粮可吃,民多以卖子换取粮食,然只能解燃眉之急。
  又逢雪灾,流民已往河北道涌入,途中死者甚多。遂请朝廷速下播赈灾款,开含嘉仓放粮,以解灾情。
  江南道官员跟着一起上奏金陵雪灾,听得百官皆是愁眉不展。
  户部尚书黄重珍一听,脸苦得不行,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国库存银不足十万两,便是全部拿出来赈灾也是不够的。”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他们多少心里清楚近年国库空虚,具体数额还是第一次放到台面上说。
  右相李孟年毫不留情地直指黄重珍:“今日不如就烦请黄大人当庭与陛下和百官们对对帐,看看这银两都用在了何处?莫不是被你吏部贪墨了去?”
  黄重珍吓得跪在大殿上,连忙对陛下表忠心:“请陛下明鉴,臣等不敢有此祸心啊!”
  宣文帝深深地看了一眼黄重珍,“你大致说说,正好朕也许久没有过问了。”
  黄重珍珍酌片刻,说道:“边关连年战事不休,各地天灾不断,军备和赈灾的支出一直居高不下。百姓无收成,田赋便收不上来,只靠着商税和其他的一些杂税支撑国库,一直入不敷出。”
  “众爱卿有何解决之法吗?”
  百官皆低头沉思,这可不是小事,没人敢妄论。
  易问峰左右观察一番,向大殿中央挪了一步:“启禀陛下,臣以为,应加设商税务,商贾每经过一次便要交一次关税,住税改为三十取一。扬州与广州两个市舶司对外来商贾的住税增至二十取一。”
  国库收入主要靠的就是税收,从农户身上榨不出油水,便只能将手伸向商贾。
  李孟年难得与易问峰政见一致,这确实是眼下最好的办法,“陛下,老臣以为应暂时对全国蠲免田赋和徭役,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安心农作。”
  宣文帝点头赞同,既然交不上来,干脆免了,百姓反而会对他感恩戴德,能收复民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