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明的时候倭寇就不老实,现在还这样。
  “众人们且听老头子说道两句”茶馆里这人说两句,那人说两句,乱糟糟的不行。
  而且一个两个气得不行,要不是年龄有限制,恨不得自己也去报名。
  “大家也不必都去,毕竟上面说了,年纪要超过十八岁,不超过四十的男子,老陈家的,你小儿子才十六岁好好念书吧,上期太子爷还写了一篇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好好建设大清。”
  “是是是。”那个老陈脸色有些红赶快摆手:“还不是那小子念书不争气,我才想着让他跟他哥。”
  讲书先生但笑不语,这才是第一篇还没有说到东夷的罪行。
  等到接下来的几篇才真真是惹了众怒。
  简直狼心狗肺啊,之前的哪个朝代对待外来的人不是客气的很,又送东西又送人,还让他们学技术,结果呢,养的狗不但没养熟,反而要咬他们一口。
  之前太子一直说报纸重要,印刷厂重要,康熙和三阿哥虽然觉得重要,但也没重要那种地步,没想到报纸发出去的第二天,户部前来报名参军的拍的队估计第二天才能写完。
  不单单是京城这样,距离稍远的江南也是如此,周报赶紧赶慢的在京城发行的第二天赶到了,虽然迟了一天,但民众的愤怒和热情没有减少。
  各地报名参军的都排起了队。
  “好好安排,也别招太多”康熙看着名单有些心惊,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军饷,之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调动军饷粮草都是索额图负责,但太子提醒叔祖父要多哭诉困难。
  于是索额图就去找了康熙说自己身体不好,要休息几天,康熙也想知道实际数目,干脆自己拿着算盘拨弄起来。
  看着一叠一叠的白银的往里面扔,他开始有些害怕了,之前打仗是他要求的,但他也开始怕了,害怕要是没有拿到预想的,岂不是打水漂了。
  这么多兵,哪里养?谁养?怎么样?
  “屯田”太子说:“这些兵应该也会种地。”
  从小到大又有多少家庭优越的人,很多都是一边念书一边种地来着。
  那就让他们不锻炼的时候种地,实现自产自销,减少大清的负担。
  “我们肯定不是年年打仗,就算能从外面占便宜,能实现以战养战也不能养这么多兵。”太子摇头,到他的孩子那会大清内外应该都挺稳定的。
  可能他孩子的孙子会有战争,但都过了好几代了,他们也管不了了,养太多兵除了给他们添负担其他什么都不能干。
  “那就这么拒绝,会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康熙又开始忧愁起来,百姓们都为他打抱不平,他很是开心,也不想这么让他们失望。
  “去皇庄种地吧,为后勤做保障。”康熙说。
  他的庄子多的是,好多没来得及送人的,就拿来种地,他们在庄子上种的地估计都快熟了。
  “肯定行”太子笑:“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次势在必得,皇阿玛不用忧愁。”
  康熙笑着不说话。
  “那儿臣先回去了,十一还等着儿臣给他讲故事。”太子说。
  他今天从香山骑马赶回紫禁城的,打算等会就回去,毕竟胖弟弟还在家里等着。
  “去吧,这边也没你什么事了。”康熙拍拍儿子的肩膀:“辛苦了,让你皇额娘别担心。,也看着点十一,让他别惹你皇额娘生气。”
  太子想着皇后这几天和几位格格们玩的很好很快乐的样子,一点忧愁都没有。
  “好,儿臣知道”太子笑着回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