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相隔一个世纪的返航(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这种事情都能够通过药物来解决了吗?
  想到这里,陆舟的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看来这个时代的医学还真是发达到了他难以想象的程度。
  也不知道像是癌症这种困扰了人类文明数万乃至数十万年的绝症,在如今这个年代被解决了没有……
  ……
  因为有虚拟现实接入设备的缘故,三天的行程倒不算太过漫长。
  也正是在使用虚拟现实接入设备的时候陆舟发现,那款名为珈蓝帝国的网游居然还在运营,只不过运营商已经换了几茬了。
  当然,因为在星舰上的缘故,他是没办法接入到地球上的服务器的,也只能看着那灰色的图标缅怀了一会儿,然后便连接到了虚拟图书馆,下载了一些学习资料研究了起来。
  总的来说,他的收获还是相当大的。
  这里虽然没有专业的学术资料可以研究,但这个虚拟图书馆中还是存放着不少有趣的东西的。
  比如,在一本描述殖民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学术著作上,陆舟了解到,火星上钢铁产业和化工业非常发达。
  这里不但有丰富的铁矿钛矿资源,更是有着冻结的干冰海、甲烷湖。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里的环保政策也不像地球上那么严格,动辄开出几十几百万信用点的罚单。
  许多高污染,高碳排放量的产业,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便逐步从地球转移到了火星。
  这里不用担心污染,也不怕温室气体,倒不如说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将希望寄托于人类活动人为制造的温室气体,能够改善火星的大气环境,为几百年后的火星“气候复苏”计划做铺垫。
  总之不管能不能做到,梦想还是得有的。
  近些年来,随着火星上各种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这里视作是梦想之地。
  虽然因为犯罪率和各种各样危险的缘故,让不少人面对梦想望而却步,但仍然有许多怀揣着一夜暴富想法的人背上行囊,踏上了这片沙漠。
  而除了先前提到的钢铁、化工产业之外,火星上还有着一条吸引着无数人眼球的灰色产业。
  那便是火星文明遗迹的发掘。
  很早之前就有一种说法,火星文明曾拥有着远超越地球上任意文明的科技实力,因此各国对于火星文明遗迹的发掘都是持鼓励态度的,并且拨给相关研究单位的经费也相当的充足。
  因此,除了那些隶属于各大研究机构的考古团队之外,还有许多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非法组织,也盯上了这块蛋糕。
  且不管火星遗迹中是否存在着能够扭转国际局势的筹码,光是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和标本,就足以让他们铤而走险了。
  除了那些位于火星星球表面的产业之外,火星同时也承担着物资中转枢纽的角色,承担着对从小行星带运来的矿物进行粗加工、中转运输的任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作为太阳系中物资最丰富、且最容易开采的最大“矿脉”,这里不少珍贵的资源,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被地球上的人们给盯住了,不过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的时候,关于它的开发才刚刚开始。
  火星殖民的快速发展,与“小行星带经济”的崛起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
  百分之八十航天器的材料,都是来自于小行星带的供给。
  甚至就连泛亚合作在火星上部署的那座最新型的空间站,用到的材料几乎九成都是来源于小行星带上的矿石!
  那里的物资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