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2 / 3)
李世民:“一个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能力,若是遗传了他爹的荒唐昏聩,岂不是将大明推向深渊!”
朱元璋:“就因为这,就要骂朱祁钰?皇帝又不是圣人!”
【朱见济的早逝,似乎给了人们一种预示,明朝上下都认定皇位应属于朱祁镇一脉。】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皇嗣问题再次摆到了台面上,群臣议论纷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联合发动了夺门之变,迎朱祁镇复辟!】
明初的君臣一颗心终于跌入谷底,这货居然还有人拥护!
朱元璋:“拥护朱祁镇的定然都是投机分子,该杀!”
朱标:“若是没有这一出,朱祁钰还没有亲生子,皇位应归属于朱祁镇之子朱见深,朱祁镇抢的是他儿子的皇位吧。”
评论区
“还有人说朱祁钰鸠占鹊巢抢了朱祁镇的皇位,夺门之变是物归原主。(狗头)”
“朱祁钰本不想要皇位,是朱祁镇守不住才不得不承担起这份责任,朱祁钰的皇位法理性来源于天下百姓和大明社稷!”
“可惜,大明社稷无法开口,百姓的声音更是不会被历史听到。”
“清朝袁枚《景泰陵》中说得好: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五国城就是徽钦二圣余生生活的地方。”
“如果不是朱祁钰与于谦守住了北京城,稳定了大明江山,朱祁镇早就是一个弃子了。”
“正因为瓦剌和也先畏惧于明朝的强大,才不敢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却将这当成了他自己的人格魅力。”
“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的时候并不耽误他继续生儿育女,朱祁钰对这个哥哥已经够好了!”
……
【朱祁镇复辟后更加阴狠毒辣,无所顾忌,当日就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一批正直忠诚、为国为民的臣子。】
【于谦于国有功,朱祁镇不敢随意杀他,还是徐有贞劝谏,说不杀于谦,则师出无名。】
【最终,于谦死在了他拼死保卫的北京城下,死在了他浴血奋战的崇文门外,史称“天下冤之”!】
岳飞猛地瞪大眼睛,他想起了自己在历史上的遭遇,没想到数百年后,还有一人与自己如此相似。
朱元璋怒而暴起,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案。
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总会突破人类的底线。每当朱元璋以为这已经足够的时候,朱祁镇总能给他新的“惊喜”!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并不在乎一个大臣的冤死,毕竟洪武朝的人头滚滚中也不全都有罪。
但于谦不一样!
于谦是为大明续命的擎天之柱,立下这样弥天大功之人都被杀了,将来还有何人会为大明而死。
他似乎看到了朱家皇室众叛亲离的下场……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年少时写下的那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死后,官府来到于家抄家,却发现于谦家中一贫如洗,没有找到任何钱财,只有正屋锁得严严实实。结果打开一看,原来是朱祁钰赐给他的蟒袍、剑器。】
朱祁钰拉着于谦的手,都快要哭了,怎么能这样?皇兄就算做了皇帝,难道不需要廷益这样的能臣主持朝政吗?
朱祁镇:还真不需要,石亨、徐有贞也勉强能用,朕只要享受作为皇帝的权利就行了,反正大明也不会短短几十年就亡国,等朕死了,哪管洪水滔天! ↑返回顶部↑
朱元璋:“就因为这,就要骂朱祁钰?皇帝又不是圣人!”
【朱见济的早逝,似乎给了人们一种预示,明朝上下都认定皇位应属于朱祁镇一脉。】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皇嗣问题再次摆到了台面上,群臣议论纷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联合发动了夺门之变,迎朱祁镇复辟!】
明初的君臣一颗心终于跌入谷底,这货居然还有人拥护!
朱元璋:“拥护朱祁镇的定然都是投机分子,该杀!”
朱标:“若是没有这一出,朱祁钰还没有亲生子,皇位应归属于朱祁镇之子朱见深,朱祁镇抢的是他儿子的皇位吧。”
评论区
“还有人说朱祁钰鸠占鹊巢抢了朱祁镇的皇位,夺门之变是物归原主。(狗头)”
“朱祁钰本不想要皇位,是朱祁镇守不住才不得不承担起这份责任,朱祁钰的皇位法理性来源于天下百姓和大明社稷!”
“可惜,大明社稷无法开口,百姓的声音更是不会被历史听到。”
“清朝袁枚《景泰陵》中说得好: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五国城就是徽钦二圣余生生活的地方。”
“如果不是朱祁钰与于谦守住了北京城,稳定了大明江山,朱祁镇早就是一个弃子了。”
“正因为瓦剌和也先畏惧于明朝的强大,才不敢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却将这当成了他自己的人格魅力。”
“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的时候并不耽误他继续生儿育女,朱祁钰对这个哥哥已经够好了!”
……
【朱祁镇复辟后更加阴狠毒辣,无所顾忌,当日就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一批正直忠诚、为国为民的臣子。】
【于谦于国有功,朱祁镇不敢随意杀他,还是徐有贞劝谏,说不杀于谦,则师出无名。】
【最终,于谦死在了他拼死保卫的北京城下,死在了他浴血奋战的崇文门外,史称“天下冤之”!】
岳飞猛地瞪大眼睛,他想起了自己在历史上的遭遇,没想到数百年后,还有一人与自己如此相似。
朱元璋怒而暴起,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案。
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总会突破人类的底线。每当朱元璋以为这已经足够的时候,朱祁镇总能给他新的“惊喜”!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并不在乎一个大臣的冤死,毕竟洪武朝的人头滚滚中也不全都有罪。
但于谦不一样!
于谦是为大明续命的擎天之柱,立下这样弥天大功之人都被杀了,将来还有何人会为大明而死。
他似乎看到了朱家皇室众叛亲离的下场……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年少时写下的那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死后,官府来到于家抄家,却发现于谦家中一贫如洗,没有找到任何钱财,只有正屋锁得严严实实。结果打开一看,原来是朱祁钰赐给他的蟒袍、剑器。】
朱祁钰拉着于谦的手,都快要哭了,怎么能这样?皇兄就算做了皇帝,难道不需要廷益这样的能臣主持朝政吗?
朱祁镇:还真不需要,石亨、徐有贞也勉强能用,朕只要享受作为皇帝的权利就行了,反正大明也不会短短几十年就亡国,等朕死了,哪管洪水滔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