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溥在弘治初期就进入内阁,他性格凝重有度,十分沉稳,温和宽容,善于凝聚人心。”
  “丘浚在任时间较短,但他以经世致用为生平信条,多次以古籍中的事例劝谏皇帝,对弘治朝的政治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他孤高冷僻的性格也导致了他与当时很多大臣处不到一起。”
  “刘健以判断精准、决策果断著称。他能够精确地预知事物发展的走向,因势利导地提出转危为安的措施。”
  “李东阳精于谋略,思维缜密。他在权衡多方利弊后做出相应的考量,是内阁策划的主要发起者。同时,他还是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对明朝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迁更是不凡,他曾高中状元,才华横溢,口才出众,专门负责内阁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李东阳、刘健、谢迁组成的内阁,在明朝是仅次于三杨内阁的成功内阁。时人称其: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三人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在面对明武宗朱厚照宠信宦官刘瑾时,他们三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朱佑樘瞪了太子一眼,朱厚照毫不在意,朱佑樘气道:“为父怎么教导你的,你居然宠信宦官!”
  朱厚照扫视殿中群臣,不以为意道:“父皇,儿臣定是有原因的,说不定是那些朝臣欺负儿臣,架空儿臣呢!”
  朱佑樘气急:“你给我跪下,朕倒要看看你做了多少荒唐事!”
  朱厚照痛快认错,但改不改就不一定了……
  “弘治内阁的特点便是高度的团结与协作,他们各司其职,共同辅佐孝宗皇帝,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革除弊政,敢于谏言,最终形成了弘治时期朝政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
  “弘治朝的六部尚书也是各有特色。”
  “王恕敢言直谏,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掌管铨选。他的作风使得朝廷政策及用人方针发生了根本变化,成化朝幸进的传奉官再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机会了。”
  “马文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他曾经平定固原盗乱,整饬辽东军务,总督漕运、赈灾,在军事上屡立战功,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他担任兵部尚书后严核将校,罢黜贪懦之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