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2 / 3)
【南赣地区的匪乱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稳定,还波及了福建、广东等邻省。这里崇山峻岭,形势险要,各个盗匪山寨同气连枝,官兵剿匪之时总会面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难以彻底解决。】
【王守仁到任后,认真总结之前剿匪失败的教训,他认为盗匪在城中一定有内应,才能每次都能准确的躲开官兵的绞杀。】
【对此,他在城中设置“十家牌法”,也就是让百姓互相监督,一家隐匿匪患,十家连坐,从根本上杜绝了奸细混入县城刺探军情的可能。】
【他知道官府中定有不少人是盗贼的耳目,于是便审问那些积年老吏。待他们坦白后,王守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作为双面间谍,刺探敌军的情报。】
【自此,王守仁掌握了盗贼的所有情况,盗贼却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的敌人是谁!】
【王守仁又从民间选拔了许多“魁杰异材”,建立精锐部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有情报优势,又有强大的军队,王守仁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帽山的盗贼。】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他先做出撤退的假象,迷惑敌人,在敌人放松大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发动了进攻。】
【此战,官兵连破贼匪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
【七月,王守仁进兵大庾。十月,攻克左溪、横水。接连剿灭贼匪的营寨八十四座,斩杀、俘获六千多人。】
【随后他还师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又斩杀了两千多人。】
【王守仁用兵以诡异、独断著称,素有“狡诈专兵”之名。通过彰南之役、横水桶冈之役、和利头之役三次战役,王守仁彻底荡平了闽赣湖广四省为患多年的盗贼!】
朱佑樘赞道:“果然文武双全,怪不得能以军功封爵!”
朱厚照眼神亮的惊人:“王守仁真乃神人啊!朕要拜他为师!”
【为了彻底解决这里的匪患,王阳明在江西的客家人中,恢复了秦汉唐时期的保伍制度,建立了一支民兵武装。】
【自宋朝之后开始的重文轻武之风,在这里一扫而空,王守仁在这四不管地带重建了中国基层的武士制度!】
朱元璋:“重文轻武会消磨华夏民族的斗志,让老百姓拥有自保之力又得面对此起彼伏的叛乱……”
朱标:“父皇,开启民智是不可阻挡的大势,若是沿海的百姓都能拿起大刀保护自己,那些海盗根本没有存身之地。”
朱元璋已经预见了大明将来会面对的麻烦,但他不能掩耳盗铃,不能将所有麻烦都丢给后代子孙!
【山贼平定后,王守仁回到赣州,他颁布文告,兴办学校,移风易俗,刻印儒学经典,提高教师待遇,还整修了城内的濂溪书院,也就是后来的阳明书院。】
【一时间,南赣地区,书院林立,好斗逞凶的民风得到改变,南赣风气为之一新!】
【当时那些与官府对抗的盗匪大多是畲族的百姓,王阳明以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相结合,让闽粤赣交界处的畲民由此“去蛮化”,“梗化”。“顽民”开始“新民向化”,大量畲民迅速汉化,融入了当地早已汉化的福佬人和客家人中。】
【而那些不愿汉化的畲民,要么进入更危险的山区生活,要么辗转搬迁到闽东、浙南等地,闽粤赣边的族群格局因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畲民变成了当地的少数族群。】
【王阳明平乱之后,还在当地设置新的县治,加强对此地的管理。设县之后,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这里的人们尊称王阳明为“县父”!】
【王阳明解决这里的匪乱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得到了朝野赞扬,声望日隆。】
【但王阳明早已厌倦了官场,此后余生只想将自己的思想传扬开来,他再三请求辞职回乡,朝廷说什么都不同意,不仅晋升他做了右副都御史,还给他儿子一个世袭锦衣卫百户的官职,以示嘉奖。】
【王阳明只好留在了赣州,尽忠职守。】
王华嘴角抽搐:“别人求而不得的高官厚禄,却是你避之不及的。”
他已经能想到儿子将来会面临的“针对”与“麻烦”……
【在赣州剿匪期间,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返回顶部↑
【王守仁到任后,认真总结之前剿匪失败的教训,他认为盗匪在城中一定有内应,才能每次都能准确的躲开官兵的绞杀。】
【对此,他在城中设置“十家牌法”,也就是让百姓互相监督,一家隐匿匪患,十家连坐,从根本上杜绝了奸细混入县城刺探军情的可能。】
【他知道官府中定有不少人是盗贼的耳目,于是便审问那些积年老吏。待他们坦白后,王守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作为双面间谍,刺探敌军的情报。】
【自此,王守仁掌握了盗贼的所有情况,盗贼却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的敌人是谁!】
【王守仁又从民间选拔了许多“魁杰异材”,建立精锐部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有情报优势,又有强大的军队,王守仁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帽山的盗贼。】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他先做出撤退的假象,迷惑敌人,在敌人放松大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发动了进攻。】
【此战,官兵连破贼匪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
【七月,王守仁进兵大庾。十月,攻克左溪、横水。接连剿灭贼匪的营寨八十四座,斩杀、俘获六千多人。】
【随后他还师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又斩杀了两千多人。】
【王守仁用兵以诡异、独断著称,素有“狡诈专兵”之名。通过彰南之役、横水桶冈之役、和利头之役三次战役,王守仁彻底荡平了闽赣湖广四省为患多年的盗贼!】
朱佑樘赞道:“果然文武双全,怪不得能以军功封爵!”
朱厚照眼神亮的惊人:“王守仁真乃神人啊!朕要拜他为师!”
【为了彻底解决这里的匪患,王阳明在江西的客家人中,恢复了秦汉唐时期的保伍制度,建立了一支民兵武装。】
【自宋朝之后开始的重文轻武之风,在这里一扫而空,王守仁在这四不管地带重建了中国基层的武士制度!】
朱元璋:“重文轻武会消磨华夏民族的斗志,让老百姓拥有自保之力又得面对此起彼伏的叛乱……”
朱标:“父皇,开启民智是不可阻挡的大势,若是沿海的百姓都能拿起大刀保护自己,那些海盗根本没有存身之地。”
朱元璋已经预见了大明将来会面对的麻烦,但他不能掩耳盗铃,不能将所有麻烦都丢给后代子孙!
【山贼平定后,王守仁回到赣州,他颁布文告,兴办学校,移风易俗,刻印儒学经典,提高教师待遇,还整修了城内的濂溪书院,也就是后来的阳明书院。】
【一时间,南赣地区,书院林立,好斗逞凶的民风得到改变,南赣风气为之一新!】
【当时那些与官府对抗的盗匪大多是畲族的百姓,王阳明以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相结合,让闽粤赣交界处的畲民由此“去蛮化”,“梗化”。“顽民”开始“新民向化”,大量畲民迅速汉化,融入了当地早已汉化的福佬人和客家人中。】
【而那些不愿汉化的畲民,要么进入更危险的山区生活,要么辗转搬迁到闽东、浙南等地,闽粤赣边的族群格局因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畲民变成了当地的少数族群。】
【王阳明平乱之后,还在当地设置新的县治,加强对此地的管理。设县之后,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这里的人们尊称王阳明为“县父”!】
【王阳明解决这里的匪乱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得到了朝野赞扬,声望日隆。】
【但王阳明早已厌倦了官场,此后余生只想将自己的思想传扬开来,他再三请求辞职回乡,朝廷说什么都不同意,不仅晋升他做了右副都御史,还给他儿子一个世袭锦衣卫百户的官职,以示嘉奖。】
【王阳明只好留在了赣州,尽忠职守。】
王华嘴角抽搐:“别人求而不得的高官厚禄,却是你避之不及的。”
他已经能想到儿子将来会面临的“针对”与“麻烦”……
【在赣州剿匪期间,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