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反对海禁?”
  朱标:“父皇,天幕曾说过,凡是朝廷禁止的,才是最值钱的!”
  朱棣:“大明有漫长的海岸线,朝廷明令禁海,却给了那些走私商最大的利益。”
  【自洪武朝朱元璋下令禁海,便定下了以防御为主的国策,在北方边境采取了固边政策,分封九大塞王以稳固北部边疆,多次北伐以应对“北虏”。】
  【对于“南倭”问题,明朝也曾派遣使节前往日本,试图建立合作友好的关系一起处理倭寇问题,但最终效果却不佳。随着日本政局的稳定,失势的武士盘踞海岛,对明朝沿海地区的侵扰愈加严重。最后只能在南方建立卫所、设置战船,加强海防以备倭寇。】
  刘彻双目微眯:“先礼后兵与一味退让可不一样!”
  【但敌人并不会因为你的“礼让”便退缩,反而会将你当做好拿捏的软柿子。】
  【正因为海禁政策,严禁民众出海,导致东南沿海的渔民无以为生,只能铤而走险,成为海盗,与日本走私贸易。倭寇也不断入侵,成为明王朝的祸患。】
  【嘉靖年间正是“南倭北虏”问题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
  【元末明初时期,倭寇就已有横行中国沿海的记录,14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后又进入“战国”时代,割据的诸侯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战争中失败的南朝的一些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走私和海盗活动。】
  评论区
  “在中原大地正处于元末明初改朝换代之时,日本也陷入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
  “镰仓幕府时期,后嵯峨天皇先是让位给长子后深草天皇,又废长立幼迫使后深草天皇退位,扶持幼子登基。”
  “但在幼子去世后,日本的天皇之位就陷入了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两派相争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