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太后及时雨般出面,指导他们如何行事——礼法既然暂时不可破,但婚书是可以改的,证婚人的证词是可以调整的,进士本人也可以是上门的。
  一切都有太后作证,还有什么人不服?
  尘埃落定之后,彭英莲问太后为何出手搭救。
  太后只说:“当初你父亲耽误在边关,也是为了替国家抗敌,而今他的女儿无端被弃,岂能坐视不理。”
  彭英莲感激涕零,但却说:“臣女从未有埋怨之心,在边关长大,也许是不幸,但也可以是幸事。”
  因这一句话,太后册封彭英莲为将,令她领兵。
  而今,大梁危难之时,她一如其父,再次将蛮人阻隔在漫天黄沙之外。
  好一段有始有终,功德圆满的故事。
  这就完了?
  这当然没完,林忱想,不论彭英莲是男是女是奸是贤,都逃不过这般人唇枪舌剑的权术漩涡。
  底下,以冯不虚为首的士人已经开始探讨起彭英莲的去留。
  他们主张,既然彭将军如此神威,不如就留在边关尽忠,也不枉费太后娘娘辛苦栽培。
  另一群心向太后的人则大加反对,派彭英莲戍边就意味着放弃云城刚刚练好的三万驻军,也意味着剪出了护卫王都的重要羽翼。
  虽说禁中的大部分军队也听命于太后,但又怎能放弃彭英莲这一保命杀招。
  林忱环视一周,注意到一声不吭的冯不虚。
  这老爷子看着气色差得厉害,桌上的酒肉一口未动。
  旁边人似乎规劝了些什么,他一下子推开来,似有些不快。桌上的碗也掉到地上一个,“咚”地一声响。
  太后目光探过来,冯不虚身边的人都惶惶伏地。
  他也算失仪,然而连告罪的话也不说一句,只低着头。
  “可惜啊…”他高声说:“当年的猛将良臣,至今都已衰朽,坟茔上的枯草丈高啦!”
  彭英莲讷讷地看了这边看那边。
  太后倚着座,面上神色微妙,说:“幸得冯卿还在,国之柱石不倒。”
  冯不虚叹了声,哀戚道:“臣老迈多病,已不中用了。就连裴老将军病重归京,臣都无力去探望。”
  他抬起眼来,目光不复往昔犀利,带着老者的哀软,道:“可老将军一走,这边境日后该派谁去戍守,才可防贼呢?”
  太后问:“冯卿以为该派谁?”
  冯不虚咳了两声。
  他身边的僚属便接道:“彭将军巾帼英豪,毕其功于一役,正是戍守南境的最佳人选。”
  太后似笑非笑地看他,过了一会才做出恍然的样子。
  她说:“当年彭将军想在京郊要个校场练兵,许多人推三阻四。其中文章太多我记不清了,可你的那篇辞藻非凡,我倒还有印象。”
  那人面上一阵红白交杂,冯不虚道:“今时不同往日,彭将军已为娘娘的眼光正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