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在对弈、品读等方面,即便不怎么感兴趣,也总能粗略了解些,不至于翻开书、坐在棋盘前两眼一黑。
  像钱长老这种本身就对「雅事」有些兴趣的,更是博闻强记。
  漫长岁月,除了修为的精进之外,也总得找些别的事情、来打发闲暇。
  桌案上,不仅有名家经注,更有市井闲谈、话本小记。
  其中三册单独放了出来,装订精美,似是私家修订,正是有道是所写的那几册话本。
  前些日子,墨痕书房传出消息说——
  有道是的新话本即将面世。
  因此,钱长老重新找出了过往的三册,重温了一遍。
  没错,钱长老很喜欢有道是的话本。
  先不提构思如何精妙、也不论造词遣词是否别具风格,真正让钱长老感到稀奇的,是其中截然不同的观念和视角。
  比如《红尘仙》里,讲得是众生用香烛、神像,将修士的恩情铭记并流传,即便那修士大限将至、众生却依旧允其神仙位,要他与世长存。
  而在《三世伞》里,那狐仙是善是恶、是强是弱,居然全由祭拜她的信徒决定,信徒若心存善念,则被香火祭拜的狐仙、就会心存善念,反之亦然。
  所以钱长老觉得稀奇。
  在修真界里,修士能走到哪一步、有什么样的成就,向来与众生无关。
  多数修士,视世人如蝼蚁。
  即便去救人、惩恶扬善,也多是看不过去、要对得起自己良心,但心底深处,对凡人的感谢不以为然。
  就像你看到了一窝蚂蚁,突然善心发作、投喂了一块干馍。
  你不会期待蚂蚁的报恩。
  因为你知道,蚂蚁的报恩、无法让你功成名就。
  这是最底层观念上的差异,钱长老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在他眼中,这不知身份的有道是,似乎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
  有道是的思想,太过于特别。
  这个人,居然认为凡人有决定修士命运的力量。
  怎么可能呢?
  众生,众生,芸芸众生,贩夫走卒。
  可以垂目怜悯、那是因为身为修士亦心怀慈悲,但当危险来临时,凡人之力太过渺茫,根本无法成为助力。
  更何况,话本终究是虚构。
  尤其是这本《十日不封刀》——
  宋昧生在年少时,曾找年老的自己借来一剑,梦中悟道、拯救苍生,因此一语成谶,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她得在年老时横死于江湖,来全了因果头尾。
  因为这样的观念和视角,钱长老认为,有道是或许是个凡人。
  因此,总喜欢夸大身为凡人的力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