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1 / 4)
“这方悬诗小院中,有「桃花依旧笑春风」和「江畔何人初见月」两首,明烛几次提笔,欲以此为题,因自觉赶超不了而弃笔。
“没想到,又在这里遇上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只有院中三人见过,从未面世,祝师妹……你觉得她会窃诗吗?”
祝无邀笃定摇头:
“她不会,我与崔姑娘将她教得很好。”
第522章 悬诗院
考院中,明烛早已破题,却迟迟未曾落笔。
她想到了悬诗小院。
在那里,吴姐姐同她兄长多年如一日,执笔、烹茶,院中悬挂着无数诗词,夕阳斜照,岁月仿若定格。
一切都没有变化。
好似只有她在不断向前奔去。
不知何时,稿纸上落下了《悬诗院》三字诗名。
沈安之在悬诗院中,看到了这三个字,笑道:
“我们正在窥探的考院学生,正在落笔写你我二人。”
祝无邀并未答话。
她看到明烛提笔落下一句诗——
「怎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揽镜人。」
院中人避世而居、逍遥似隐世神仙,看似纷扰不扰于心、无惧流年匆匆,又怎知,红尘未曾落于身上,岁月不曾流淌在发间。
“祝师妹,这两句诗倒是极好的。”
院中人静默无言,有风吹过,拂起了她发间一缕白。
沈安之凑近前,伸手挑出她青丝中那一缕白发,叹道:
“一句诗而已,怎使你心境衰老?”
祝无邀抬臂挡开沈安之的手,语气淡淡,说道:
“使我衰老的,不是她一语道破我心境的这句诗,而是你在此地、拦住我的六年。”
言罢,她看见明烛又提笔划去这句诗,摇了摇头,似乎是想不出下一联该如何续上,只能另转思路。
祝无邀起身,向院外走去。
沈安之并未拦住她,这些年来,祝无邀每次心中烦闷,都会去不远处的峭壁上静坐、练剑,他也识趣,不会去惹人厌烦、不会去扰人清静。
山崖之巅。
祝无邀设下灵罩,以紫气隔绝去沈安之的视线。
沈安之在这里,似乎不仅是要与她进行赌约。 ↑返回顶部↑
“没想到,又在这里遇上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只有院中三人见过,从未面世,祝师妹……你觉得她会窃诗吗?”
祝无邀笃定摇头:
“她不会,我与崔姑娘将她教得很好。”
第522章 悬诗院
考院中,明烛早已破题,却迟迟未曾落笔。
她想到了悬诗小院。
在那里,吴姐姐同她兄长多年如一日,执笔、烹茶,院中悬挂着无数诗词,夕阳斜照,岁月仿若定格。
一切都没有变化。
好似只有她在不断向前奔去。
不知何时,稿纸上落下了《悬诗院》三字诗名。
沈安之在悬诗院中,看到了这三个字,笑道:
“我们正在窥探的考院学生,正在落笔写你我二人。”
祝无邀并未答话。
她看到明烛提笔落下一句诗——
「怎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揽镜人。」
院中人避世而居、逍遥似隐世神仙,看似纷扰不扰于心、无惧流年匆匆,又怎知,红尘未曾落于身上,岁月不曾流淌在发间。
“祝师妹,这两句诗倒是极好的。”
院中人静默无言,有风吹过,拂起了她发间一缕白。
沈安之凑近前,伸手挑出她青丝中那一缕白发,叹道:
“一句诗而已,怎使你心境衰老?”
祝无邀抬臂挡开沈安之的手,语气淡淡,说道:
“使我衰老的,不是她一语道破我心境的这句诗,而是你在此地、拦住我的六年。”
言罢,她看见明烛又提笔划去这句诗,摇了摇头,似乎是想不出下一联该如何续上,只能另转思路。
祝无邀起身,向院外走去。
沈安之并未拦住她,这些年来,祝无邀每次心中烦闷,都会去不远处的峭壁上静坐、练剑,他也识趣,不会去惹人厌烦、不会去扰人清静。
山崖之巅。
祝无邀设下灵罩,以紫气隔绝去沈安之的视线。
沈安之在这里,似乎不仅是要与她进行赌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