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3)
那和尚微微一笑,答道,“贫僧法号三省,在灵隐寺出家。”
桌上是一碗已经风干的面条,没有动过一口,潘子背着手站在地图前,峰眉紧锁。那和尚见状取下斗笠置于桌上,开口说道,“再看也没用,看不出良将精兵来。”
潘子转身,毕恭毕敬的想要开口问候,却被他一摆手止住了,“现在你是官我是民,在这里不必拘礼。”
“是。”潘子请他坐下,问道,“三爷今天您怎么出门了?为何不联系我,我好上寺里去,也好说话些。”
他摇摇头,说道,“我让你盯着阿邪,可有什么动静?”
潘子沉吟片刻,“最近小三爷都深居简出,不太出门,倒是日本领事上门来了两次。”
和尚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摸出只锦盒,“我们上了套了。”
潘子拿起那盒子,看了一会儿,颇为疑惑,“这紫金盒子不是十年前从东北被日本人掳了去了吗?”
他点了点头,说道,“我拼命想把阿邪推离是非中心,可是日本人却拼命想要拉他入局。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难不成,这盒子是假的?”
“不,这盒子是真的。前不久让那黑瞎子去日本人那儿偷来的,他可何曾失过手?却不想是我们小看日本人了。如今阿邪收了一只来历不明一模一样的紫金盒子,甚至打开之后还有一枚蛇眉铜鱼,他们不惜用两只盒子来设套,当真是不肯罢休。”
潘子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连连摇头,说道,“我是个粗人,还是不明白。”
“那紫金盒子就是饵,如今阿邪已经收了,便是咬上了勾,若他不肯答应他们的要求,你猜,日本人会做什么?”
潘子眼睛骤然亮了,“这是栽赃啊!他们定会一口咬定小三爷收的盒子是他们丢的那只,他们是故意让我们去偷一只紫金盒的,谁他娘知道他们竟然会有两个。到时候……不行,依小三爷的脾气,他肯定不会答应跟日本人做生意的!”
老和尚点点头,“潘子,如今时间不多,你马上准备一艘船去上海,要快!最晚今天晚上要停在码头。其余的我自有安排。”
一边是平静安宁的生活,一边是水流下汹涌的暗流。双方的角力正不知不觉的进行得热火朝天。
离请柬上的日期越来越近,吴邪索性不去想它,每天窝在家里喂喂鸟、喝喝茶,他不再刻意地避免和张起灵的见面,有时甚至会和他一起坐在院子里。而张起灵虽没有彻底放下心中的防备,但也没有了刚来时那样的夸张,两个人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试探着彼此的底线。
吴邪总是闲不住的,不像张起灵坐在那里就是发呆。用吴邪的话来说,坐在那里发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思考人生的价值还不如像他那样,拿一本书读读来的实惠。
于是,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来“思考人生”。
一直到很多年之后,当垂垂老矣的王盟每次想起那段短暂平静的时光都会唏嘘不已。那一天,他看见两个人坐在院子里,暮春的暖风轻轻拂面,阳光洒满了小院,旁边一棵珍稀的广玉兰树开出朵朵洁白的花。一人穿着荼白色的绸缎长衫,坐在花架下藤椅上静静地翻着一本德文书,另一人一身中山装,仰着头淡淡地望着天。偶尔一片不知何处吹来的树叶落在了看书人的发上,旁边那人总会悄悄为他摘去,却不叫他发现。他们彼此并没有说一句话,却组成了一副最美的画,温柔了他余下的人生。
也许吴邪已经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或者只是压在心底不去触及,王盟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但是他知道,吴邪的那些久久不愈的伤口正在一点点的结痂,而眼下才是他的少爷原本应该过的生活。
赴宴前的一天,吴邪带着王盟去潘鑫记喝了一会子茶。这是他的习惯,再怎么不愿出门,日子久了,他总会想念市井人来人往的喧嚣。
“王盟,那儿的牛肉煎包闻起来好像挺香的,你去买个来。”吴邪盯着路边的小摊说道。
王盟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少爷,要吃,咱们还是回家去吃成么,这路边的……”到底有失身份啊。
吴邪没说话,只是瞪了他一眼,王盟立马妥协,忙揣着钱袋,去那小摊前排队。
吴邪百无聊赖的东瞅瞅西瞧瞧,忽然,腰间一凉,背后一个低沉地声音透过来,传进他的耳朵,“吴小三爷,有事儿请您走一趟,别惊动旁人,对你没好处。”
吴邪一惊,侧着头看见一个男人戴着帽子,紧贴着自己,那人一用力,他腰上一痛,忙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心中一凛,知道怕是遭人挟持了,自己此时却犹如砧板上的肉,忙道,“这位好汉,有话好好说,你别乱来。”
“哼,你别乱来才是真的。”那男人顿了顿,说道,“你这只小狐狸最好别给我耍什么花招,否则,在你腰上扎个窟窿,叫你讨不着老婆。”
吴邪闻言一惊,却马上镇定下来,说道,“我跟你走就是了,我很乖很听话的。”
那人听到这话,居然轻轻笑了一声,低喝道,“向前走!放松点!” ↑返回顶部↑
桌上是一碗已经风干的面条,没有动过一口,潘子背着手站在地图前,峰眉紧锁。那和尚见状取下斗笠置于桌上,开口说道,“再看也没用,看不出良将精兵来。”
潘子转身,毕恭毕敬的想要开口问候,却被他一摆手止住了,“现在你是官我是民,在这里不必拘礼。”
“是。”潘子请他坐下,问道,“三爷今天您怎么出门了?为何不联系我,我好上寺里去,也好说话些。”
他摇摇头,说道,“我让你盯着阿邪,可有什么动静?”
潘子沉吟片刻,“最近小三爷都深居简出,不太出门,倒是日本领事上门来了两次。”
和尚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摸出只锦盒,“我们上了套了。”
潘子拿起那盒子,看了一会儿,颇为疑惑,“这紫金盒子不是十年前从东北被日本人掳了去了吗?”
他点了点头,说道,“我拼命想把阿邪推离是非中心,可是日本人却拼命想要拉他入局。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难不成,这盒子是假的?”
“不,这盒子是真的。前不久让那黑瞎子去日本人那儿偷来的,他可何曾失过手?却不想是我们小看日本人了。如今阿邪收了一只来历不明一模一样的紫金盒子,甚至打开之后还有一枚蛇眉铜鱼,他们不惜用两只盒子来设套,当真是不肯罢休。”
潘子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连连摇头,说道,“我是个粗人,还是不明白。”
“那紫金盒子就是饵,如今阿邪已经收了,便是咬上了勾,若他不肯答应他们的要求,你猜,日本人会做什么?”
潘子眼睛骤然亮了,“这是栽赃啊!他们定会一口咬定小三爷收的盒子是他们丢的那只,他们是故意让我们去偷一只紫金盒的,谁他娘知道他们竟然会有两个。到时候……不行,依小三爷的脾气,他肯定不会答应跟日本人做生意的!”
老和尚点点头,“潘子,如今时间不多,你马上准备一艘船去上海,要快!最晚今天晚上要停在码头。其余的我自有安排。”
一边是平静安宁的生活,一边是水流下汹涌的暗流。双方的角力正不知不觉的进行得热火朝天。
离请柬上的日期越来越近,吴邪索性不去想它,每天窝在家里喂喂鸟、喝喝茶,他不再刻意地避免和张起灵的见面,有时甚至会和他一起坐在院子里。而张起灵虽没有彻底放下心中的防备,但也没有了刚来时那样的夸张,两个人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试探着彼此的底线。
吴邪总是闲不住的,不像张起灵坐在那里就是发呆。用吴邪的话来说,坐在那里发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思考人生的价值还不如像他那样,拿一本书读读来的实惠。
于是,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来“思考人生”。
一直到很多年之后,当垂垂老矣的王盟每次想起那段短暂平静的时光都会唏嘘不已。那一天,他看见两个人坐在院子里,暮春的暖风轻轻拂面,阳光洒满了小院,旁边一棵珍稀的广玉兰树开出朵朵洁白的花。一人穿着荼白色的绸缎长衫,坐在花架下藤椅上静静地翻着一本德文书,另一人一身中山装,仰着头淡淡地望着天。偶尔一片不知何处吹来的树叶落在了看书人的发上,旁边那人总会悄悄为他摘去,却不叫他发现。他们彼此并没有说一句话,却组成了一副最美的画,温柔了他余下的人生。
也许吴邪已经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或者只是压在心底不去触及,王盟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但是他知道,吴邪的那些久久不愈的伤口正在一点点的结痂,而眼下才是他的少爷原本应该过的生活。
赴宴前的一天,吴邪带着王盟去潘鑫记喝了一会子茶。这是他的习惯,再怎么不愿出门,日子久了,他总会想念市井人来人往的喧嚣。
“王盟,那儿的牛肉煎包闻起来好像挺香的,你去买个来。”吴邪盯着路边的小摊说道。
王盟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少爷,要吃,咱们还是回家去吃成么,这路边的……”到底有失身份啊。
吴邪没说话,只是瞪了他一眼,王盟立马妥协,忙揣着钱袋,去那小摊前排队。
吴邪百无聊赖的东瞅瞅西瞧瞧,忽然,腰间一凉,背后一个低沉地声音透过来,传进他的耳朵,“吴小三爷,有事儿请您走一趟,别惊动旁人,对你没好处。”
吴邪一惊,侧着头看见一个男人戴着帽子,紧贴着自己,那人一用力,他腰上一痛,忙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心中一凛,知道怕是遭人挟持了,自己此时却犹如砧板上的肉,忙道,“这位好汉,有话好好说,你别乱来。”
“哼,你别乱来才是真的。”那男人顿了顿,说道,“你这只小狐狸最好别给我耍什么花招,否则,在你腰上扎个窟窿,叫你讨不着老婆。”
吴邪闻言一惊,却马上镇定下来,说道,“我跟你走就是了,我很乖很听话的。”
那人听到这话,居然轻轻笑了一声,低喝道,“向前走!放松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