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诗远还留在码头上。
  工作人员依指示为他送上一瓶开好的红酒。
  他取过,仰头喝了几口,而后猛一挥手,好端端一瓶酒碎裂在栈桥木板上。
  他在生气?不不,贺长荣没有这个价值。
  他只是不甘心,居然没看出贺长荣的伪装。
  要对付他吗?
  不,生气与对付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在意。他应该彻底无视他,不在乎他说的每一句话。
  谅他贺长荣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第15章
  贺长荣在艾登家门外站了好一会儿,打算缓和情绪再进去。
  他进门时,艾登正在客厅对着手提加班。原本他可以在书房工作,但贺长荣在得知秦诗远私下调查他后还应约出门,艾登不免担心,想等他回来。
  艾登闻声回头,起身快步走向门口,“亲爱的,你回……”他已经看见贺长荣发红的眼眶。
  贺长荣本想微笑,接话“我回来了”,但他一张嘴,胸腔钝痛,仿佛被人重击一拳,有一段空白时间,现在痛感悉数甚至变本加厉袭击他,让他眼泪比话音来得更快。
  艾登反应过来,抱紧贺长荣,“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贺长荣从浴室出来,艾登手捧热牛奶等他,“来,喝了好入眠。好好睡一觉,明天一切都是新的。”
  “谢谢。”贺长荣接过。
  艾登像个老妈子一样,盯着他把牛奶喝完,还给他盖被子。他一边掖好被角,一边对贺长荣说,“我手头的工作已经完成,明天有空,你想做什么我都陪你。”
  贺长荣感激地笑了笑,“好。”
  最后,艾登给他关灯,带上门。
  贺长荣闭上眼。
  脑海浮现出当年拍《烈夏》的情景。(第三章 )
  高潮的刺杀戏中,贺长荣看见了秦诗远的脸,吓得他大惊失色。
  他向来是后知后觉的类型,那一刻也终于明白,他将自己与秦诗远,代入了戏里的角色。
  当他以“小烈”的脚步飞奔在树林时,他也在以“贺长荣”的身份感受他内心的悸动。当他看见“明夏”时,他会像看见秦诗远一样,除了沉默与窥视,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
  当他读到“离开她,是不快乐,靠近她,更加不快乐。见不着她时,深深寂寞,见得着她时,更加寂寞。”这样抽象的内心描写时,他竟感同身受——他与秦诗远,就像戏里的烈夏,差距太远。不仅仅是身份上。小烈单向暗恋,而明夏更多是为排遣无聊而偶尔挑逗未经人事的少年,以看他的反应为乐。他们之间的温度差,足以决定这是一个悲剧。多见一眼,多相处一秒,悲剧来得更近。
  戏里的小烈对明夏那隐约的暧昧似懂非懂,他困于情中,失去方向,只撒腿狂跑,最终跑上一条不归路。
  以死亡为终点,好歹也是一个终点。而现实中的贺长荣,却不知道自己狂跑的终点在哪里。
  秦诗远犹如天边的月亮。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想跑向他,他渴望成长,如果“成名”是成长的衡量标准,那他渴望成名。
  云来寺在当地华人中相当有名,香火鼎盛。
  赵祁安不信教,但华人骨子里总带点传统的求神问佛心理,本城的长辈时常给他打越洋电话,让他多去祈福,消灾抵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