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仙鹤果断选择了后者。
  他本来也不是什么有节操的人,否则也不会进宫来当宦官。像他这样的人,拜高踩低、欺软怕硬才是常理,既然对雁来心生畏惧,就不太相信自己能坑到她了。
  但事到如今,自己的下场已经注定,那当然要多拉几个垫背的。
  反正宫里尔虞我诈,本来也没什么真心,即使是共犯同谋,彼此也很难说有多么亲近,坑他们一点压力都没有。
  至此,情况已经很清晰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顺藤摸瓜。
  王太后一边派人去抓刘仙鹤供出来的那些人,一边也没忘了让人清点库内的钱物,比对账册。
  眼看这边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雁来就干脆地告辞离开,给王太后留出发挥的空间。
  ……
  不管是雁来竟请动了王太后出山,还是彻查内库,虽然都是宫里的事,但还是在朝野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这一方面是因为宫里的事必定会对朝堂产生影响,让人不得不关注,但更重要的,还是这回的动静实在不小。
  大唐又没有银行,很多大宦官都会在宫外购置私第,用来藏匿自己的钱财。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自然都是真金白银、绫罗绸缎,光是搬搬抬抬就花费了好几天,自然引得围观群众揣测纷纷。
  这得是多少钱啊!
  其实别说围观群众惊诧,就是早有准备的雁来,看到那个最后统计出来的数字,也不由得咋舌。
  这下不仅内库的窟窿能填上,甚至账面上的数字还能翻个倍。
  难怪历朝历代都有喜欢抄家的皇帝。
  这来钱也太容易了,堪称是无本万利。
  不过这也是封建时代资本主义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就连高官重臣的财产都没有保障,一招落马就会家破人亡,更何况是普通商人呢?
  所以抄家虽然很爽,但雁来却再次想到了立法的问题。
  社会要发展、文明要进步,保障人、尤其是普通人的各项权力是非常必要的,不然所有人都生活在不确定中,辛苦努力的成果随随便便被人抢走,那谁还会努力呢?
  但她现在只是摄政王,提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只能再等一等。
  总之,现在有了这么一大笔钱,雁来就要规划一下该怎么用了。
  这事她当然不能自己说了算,所以还是去找王太后商量。
  “这笔钱虽然多,可若是坐吃山空,也花不了多久。所以我的想法,首先还是得设法将这些钱运用起来,钱生钱,才能长久。”雁来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之前将皇室的各种产业分的分、捐的捐,倒是没想到这个。”
  王太后反过来安慰她,“当时国库是那样的情形,就指着你来填窟窿,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况且这些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应当的。就是你要把这些钱都纳入国库,我也赞成。”
  “那倒不用。”雁来说,“我的意思,是把公私彻底分开,用这笔钱做启动资金,我们自己来赚钱,以后宫中用度,赏赐乃至皇室宗亲、外戚的花费,都从内库出,不再需要国库拨款。”
  这种想法,完全违背了天家受万民供养的理念,但是王太后想着国库和内库因为钱而产生的各种纠纷、争论甚至是案件,就觉得雁来这个分法不错,清清爽爽的,以后就没人能拿这事说嘴了。
  不过……
  “这些钱看着多,若要供养那么多人,可就有些不足了。”王太后不无忧虑地道。
  雁来笑道,“所以得设法赚钱。”
  王太后若有所思,“我听说,自从天兵来了,长安城内商贸十分兴盛,咱们莫非也要经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