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509节(3 / 4)
阿多两眼充血的厉害,稍微睁开眼拿了根土薯,就闭眼继续躺在原地。
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临时用木板和兽筋搭建起的马厩里。马厩外头有几个兀剌赤也就是马夫,各自持着鸡心铁挝往来巡视。
马厩里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几匹马。有匹马探头舔了舔阿多,把他手里的土薯整个吃掉了。
阿多闭着眼,依然躺着不动。
吕枢看看他,再看看越来越显深黯的营地。过了会儿,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我听卢五四说,狗泺榷场生意兴隆以后,常有往来商贾遭到马贼劫掠的。所以库区此前才加高了外墙,还让也里牙思在库区外头增设了望楼、箭楼。抓了我们的人,或许便是某一支马贼?”
“他们不是马贼。”
阿多依旧闭着眼,摇了摇头:“如今草原边缘的马贼队伍里,蒙古人的数量并不多,倒有一多半是金国的散兵游勇,尤其是汪古人和契丹人为主……我好像没听到这伙人的营地里,有汪古人或契丹人说话的声音,一个也没有。”
“果然如此……”
吕枢站起身,扶着马厩的栅栏往外看:“但他们又不像是正经蒙古部落。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但凡有些规模的,这两年都养着汉儿工匠。铁匠作武器、打马掌;木匠和皮匠制作帐篷、马具;还有会裁缝的女人,做衣服比蒙古女人的手艺精细……”
“但这里也没有工匠。”
吕枢点头:“这两年中原不打仗了,很多工匠都试图逃离草原,各个部落的蒙古人都把他们看得很紧。以前是统一看押在营地,现在则改成了勒令紧跟驮马队伍……方才那个鞑子拽着我,在营地里策马跑了两圈,我一个汉儿工匠也没有看到。”
“那就奇怪了。不是马贼,也不是成吉思汗治下的蒙古部落,那是什么?”
第八百六十五章 逃亡(上)
吕枢和阿多两人自幼在北疆长大,对草原形势极其熟悉。所以两人只愣了一瞬间,就齐声道:“他们是塔塔儿部的余孽!”
所谓塔塔儿部,是在尼伦蒙古崛起之前,就活跃在漠南漠北的蒙古部落。其下秃秃黑里兀惕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等部皆有强兵。中原人日常把草原民族蔑称为“鞑子”,这个“鞑”,有说便从“塔塔儿”而来,可见塔塔儿部本来强盛异常。
在成吉思汗的四世祖先合不勒汗的时候,塔塔儿部就与尼伦蒙古各部结怨,双方彼此攻杀抢掠不断。到成吉思汗曾祖父俺巴汗时期,塔塔儿部设计捉住了俺巴孩并将其送给金国,金朝将俺巴孩钉到木驴上处死。之后,塔塔儿部又毒害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
大金承安年间,塔塔儿部的势力达到极盛,一度出兵滋扰金国。当时金国国力尚在强盛,遂以丞相完颜襄率领重兵讨伐。塔塔儿部不敌金军,大败溃逃,又遭成吉思汗和脱里汗联军攻击,从此灭亡。
因为塔塔儿部在草原潜力深厚,成吉思汗一方面纳塔塔儿部的姐妹也遂、也速干为嫔妃,示以优容宽厚;另一方面则秘密吩咐部下,将塔塔儿部的男子尽数斩杀,妇幼各分为奴婢,来个断草除根。
不料这个命令被别勒古台不慎泄露,导致塔塔儿部继续顽抗,战事绵延许久,蒙古本族死伤惨重。
甚至成吉思汗的注意力转向乃蛮部和克烈部,还有自己的盟兄札木合以后,在草原东部对塔塔儿部的持续绞杀仍不休止。大批塔塔儿人不得不逃离草原,投靠金国。金国所谓乣军里头,就有许多塔塔儿人。
待到成吉思汗发动西征,蒙古本部对草原的控制稍显削弱,不少到处流窜的塔塔儿部落才得到一点喘息的机会。有些规模较大的残部,一度从松漠折返,敢于和蒙古人争夺牧场,零散残部的活动区域也有所扩张。
看这些人在榷场内游走自如,扑腾在湖沼泥浆里连点声响都没发出,肯定是熟门熟路了,才能做到这样的偷袭。很显然,此前商贾们防备的,正是彼辈。
但是看这些人的模样,又不像是经常从汉商手里攫取好处的。
中原的物产之丰富,本来就超越草原数十倍。这几年因为南朝的物资不断流入,大周国的元气每日里都在急速恢复,中原和草原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盐、铁、牲畜之类落在官府手里的垄断利润且不去说,一个家财寻常的商贾,只要够胆量往漠南山后走一趟,赚取数倍的利润易如反掌。
相对的,因为汉人常用的铁器、瓷器、布匹、绸缎,哪一样都远远胜过草原上的同类产出,如果这些人经常劫掠汉儿,那么一定会有形迹显露。
至少身上会穿几件布袍,怎也不至于裹着毛皮形同野兽吧?
至少箭筒里装着的,不该是骨箭吧?
如果接连抢掠汉商之后,还穷成这副模样,他们得蠢到什么程度?
拿着一个落单的商贾,去勒索些好处,很难么?随便捞一点,都够他们过好一阵子舒坦日子了吧? ↑返回顶部↑
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临时用木板和兽筋搭建起的马厩里。马厩外头有几个兀剌赤也就是马夫,各自持着鸡心铁挝往来巡视。
马厩里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几匹马。有匹马探头舔了舔阿多,把他手里的土薯整个吃掉了。
阿多闭着眼,依然躺着不动。
吕枢看看他,再看看越来越显深黯的营地。过了会儿,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我听卢五四说,狗泺榷场生意兴隆以后,常有往来商贾遭到马贼劫掠的。所以库区此前才加高了外墙,还让也里牙思在库区外头增设了望楼、箭楼。抓了我们的人,或许便是某一支马贼?”
“他们不是马贼。”
阿多依旧闭着眼,摇了摇头:“如今草原边缘的马贼队伍里,蒙古人的数量并不多,倒有一多半是金国的散兵游勇,尤其是汪古人和契丹人为主……我好像没听到这伙人的营地里,有汪古人或契丹人说话的声音,一个也没有。”
“果然如此……”
吕枢站起身,扶着马厩的栅栏往外看:“但他们又不像是正经蒙古部落。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但凡有些规模的,这两年都养着汉儿工匠。铁匠作武器、打马掌;木匠和皮匠制作帐篷、马具;还有会裁缝的女人,做衣服比蒙古女人的手艺精细……”
“但这里也没有工匠。”
吕枢点头:“这两年中原不打仗了,很多工匠都试图逃离草原,各个部落的蒙古人都把他们看得很紧。以前是统一看押在营地,现在则改成了勒令紧跟驮马队伍……方才那个鞑子拽着我,在营地里策马跑了两圈,我一个汉儿工匠也没有看到。”
“那就奇怪了。不是马贼,也不是成吉思汗治下的蒙古部落,那是什么?”
第八百六十五章 逃亡(上)
吕枢和阿多两人自幼在北疆长大,对草原形势极其熟悉。所以两人只愣了一瞬间,就齐声道:“他们是塔塔儿部的余孽!”
所谓塔塔儿部,是在尼伦蒙古崛起之前,就活跃在漠南漠北的蒙古部落。其下秃秃黑里兀惕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等部皆有强兵。中原人日常把草原民族蔑称为“鞑子”,这个“鞑”,有说便从“塔塔儿”而来,可见塔塔儿部本来强盛异常。
在成吉思汗的四世祖先合不勒汗的时候,塔塔儿部就与尼伦蒙古各部结怨,双方彼此攻杀抢掠不断。到成吉思汗曾祖父俺巴汗时期,塔塔儿部设计捉住了俺巴孩并将其送给金国,金朝将俺巴孩钉到木驴上处死。之后,塔塔儿部又毒害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
大金承安年间,塔塔儿部的势力达到极盛,一度出兵滋扰金国。当时金国国力尚在强盛,遂以丞相完颜襄率领重兵讨伐。塔塔儿部不敌金军,大败溃逃,又遭成吉思汗和脱里汗联军攻击,从此灭亡。
因为塔塔儿部在草原潜力深厚,成吉思汗一方面纳塔塔儿部的姐妹也遂、也速干为嫔妃,示以优容宽厚;另一方面则秘密吩咐部下,将塔塔儿部的男子尽数斩杀,妇幼各分为奴婢,来个断草除根。
不料这个命令被别勒古台不慎泄露,导致塔塔儿部继续顽抗,战事绵延许久,蒙古本族死伤惨重。
甚至成吉思汗的注意力转向乃蛮部和克烈部,还有自己的盟兄札木合以后,在草原东部对塔塔儿部的持续绞杀仍不休止。大批塔塔儿人不得不逃离草原,投靠金国。金国所谓乣军里头,就有许多塔塔儿人。
待到成吉思汗发动西征,蒙古本部对草原的控制稍显削弱,不少到处流窜的塔塔儿部落才得到一点喘息的机会。有些规模较大的残部,一度从松漠折返,敢于和蒙古人争夺牧场,零散残部的活动区域也有所扩张。
看这些人在榷场内游走自如,扑腾在湖沼泥浆里连点声响都没发出,肯定是熟门熟路了,才能做到这样的偷袭。很显然,此前商贾们防备的,正是彼辈。
但是看这些人的模样,又不像是经常从汉商手里攫取好处的。
中原的物产之丰富,本来就超越草原数十倍。这几年因为南朝的物资不断流入,大周国的元气每日里都在急速恢复,中原和草原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盐、铁、牲畜之类落在官府手里的垄断利润且不去说,一个家财寻常的商贾,只要够胆量往漠南山后走一趟,赚取数倍的利润易如反掌。
相对的,因为汉人常用的铁器、瓷器、布匹、绸缎,哪一样都远远胜过草原上的同类产出,如果这些人经常劫掠汉儿,那么一定会有形迹显露。
至少身上会穿几件布袍,怎也不至于裹着毛皮形同野兽吧?
至少箭筒里装着的,不该是骨箭吧?
如果接连抢掠汉商之后,还穷成这副模样,他们得蠢到什么程度?
拿着一个落单的商贾,去勒索些好处,很难么?随便捞一点,都够他们过好一阵子舒坦日子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