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像是有所察觉,乾贞帝抖着眼皮,缓缓睁开一条缝,看清面前的傅皇后,他眼神里有迷茫,有欣慰,最后,只剩淡淡的憾然。
“陛下,你该去了。”
事到如今,傅皇后没什么不敢说的,她缓缓转过头,对上乾贞帝的眼睛,笑得温柔,“陛下放心,有臣妾在,有皇儿在,姜国,依旧是姜国。”
谁也不知道,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的傅皇后,在皇宫内的眼线并不比任何人少,姜元义的小九九,魏春芳从宫外弄来的药方,她全都知道,一切,也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如是。
那只螳螂可以是魏春芳,可以是淑妃宁王,甚至可以是姜元义,但最后的黄雀,最后的赢家,一定是她。
至于她与乾贞帝的那些恩怨纠葛,将与乾贞帝一起,身死魂消。
傅皇后说完最后一句话,就将戴在乾贞帝大拇指上的玉环取下,用丝帕认真擦拭干净后,重新戴在自己手上,又抬起那只保养得宜的纤纤玉手,要让乾贞帝看个清楚。
一瞬间,乾贞帝捕捉到傅皇后阴沉的眸色,那双眼睛里,什么温情,什么泪水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大仇得报的畅快与疯狂。
“你……”
乾贞帝想说话,喉咙就跟卡住一样,你了半天,只发出沉重的粗。喘,他怒视傅皇后,恨不能将她千刀万剐。
原来……原来是她!
是她下的毒!
就在那枚玉环上!
“你……你……好狠……”
最终,乾贞帝也没能把话说完,在满腔的愤怒不甘中断了气息,垂死之际,傅皇后那只戴着玉环的素手,还在一下又一下,轻轻拍抚着乾贞帝的胸膛……
关于乾贞帝的死因,最后归咎于魏春芳下毒,姜元义在百官注视中,缓缓走出了养心殿,下了第一道旨意,判魏春芳与淑妃绞刑。
关在隔壁偏殿的宁王听到后,疯了一样冲出守卫,抢了禁军的佩剑,作势要杀了姜元义为母妃报仇,在宁王冲向自己时,姜元义面不改色,拿起弓箭朝宁王射去。
放箭时,姜元义脑中只剩一个念头,再没人能成为他登基的绊脚石了。
宁王中箭倒地,心脏处绽出鲜红的涟漪,姜元义执弓的手缓缓放下,眼里,波澜不惊。
至此,整座皇城,响彻朝拜新帝的呼声,百官之中,当属傅相最激动,好不容易心绪平复下来,他出列行至姜元义跟前。
看到他,姜元义就猜到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了,径直抬手打断所有人,“父皇驾崩事发突然,孤心中哀恸,立后之事暂且不提。”
傅相一愣,“殿下,臣知您心中难过,一时难以接受,但您的婚事关乎国本,关乎我姜国千秋万代,还往殿下振作,尽快定下皇后人选。”
傅皇后,不,该叫傅太后了,她看向姜元义,附和道,“傅相所言有理,先帝驾鹤西去,国丧三月,待三月后,就该着手封后一事,依本宫看,子宁……”
“天色不早了,父皇后事如何处理,还需商议,母后不如先回去歇着吧。”姜元义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垂落的眼神满是清冷。
傅皇后虽不满他的行为,但在百官面前,到底顾及他的颜面,没再继续立后的话题,“罢了,你既已承袭大统,自己该有主意了。”说罢一拂袖,领着自己宫里的人回去了。
傅皇后一走,其他人也不自讨没趣,只顾与周围的同僚商议筹备乾贞帝的后事。
姜元义立在九重台阶之上,望着底下的官员,半晌,他附耳问李内侍,“为何不见芙蕖?”
抓了魏春芳与淑妃后,姜元义不再封锁消息,这会儿丧钟敲响,六宫中人几乎全都聚齐在养心殿外,可人影幢幢,唯独不见芙蕖。
一种不详的预感油然而生,傅皇后现身后的一幕幕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姜元义终于在看似顺理成章的背后,发现了一丝端倪。
“傅子宁又去了哪儿?” ↑返回顶部↑
“陛下,你该去了。”
事到如今,傅皇后没什么不敢说的,她缓缓转过头,对上乾贞帝的眼睛,笑得温柔,“陛下放心,有臣妾在,有皇儿在,姜国,依旧是姜国。”
谁也不知道,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的傅皇后,在皇宫内的眼线并不比任何人少,姜元义的小九九,魏春芳从宫外弄来的药方,她全都知道,一切,也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如是。
那只螳螂可以是魏春芳,可以是淑妃宁王,甚至可以是姜元义,但最后的黄雀,最后的赢家,一定是她。
至于她与乾贞帝的那些恩怨纠葛,将与乾贞帝一起,身死魂消。
傅皇后说完最后一句话,就将戴在乾贞帝大拇指上的玉环取下,用丝帕认真擦拭干净后,重新戴在自己手上,又抬起那只保养得宜的纤纤玉手,要让乾贞帝看个清楚。
一瞬间,乾贞帝捕捉到傅皇后阴沉的眸色,那双眼睛里,什么温情,什么泪水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大仇得报的畅快与疯狂。
“你……”
乾贞帝想说话,喉咙就跟卡住一样,你了半天,只发出沉重的粗。喘,他怒视傅皇后,恨不能将她千刀万剐。
原来……原来是她!
是她下的毒!
就在那枚玉环上!
“你……你……好狠……”
最终,乾贞帝也没能把话说完,在满腔的愤怒不甘中断了气息,垂死之际,傅皇后那只戴着玉环的素手,还在一下又一下,轻轻拍抚着乾贞帝的胸膛……
关于乾贞帝的死因,最后归咎于魏春芳下毒,姜元义在百官注视中,缓缓走出了养心殿,下了第一道旨意,判魏春芳与淑妃绞刑。
关在隔壁偏殿的宁王听到后,疯了一样冲出守卫,抢了禁军的佩剑,作势要杀了姜元义为母妃报仇,在宁王冲向自己时,姜元义面不改色,拿起弓箭朝宁王射去。
放箭时,姜元义脑中只剩一个念头,再没人能成为他登基的绊脚石了。
宁王中箭倒地,心脏处绽出鲜红的涟漪,姜元义执弓的手缓缓放下,眼里,波澜不惊。
至此,整座皇城,响彻朝拜新帝的呼声,百官之中,当属傅相最激动,好不容易心绪平复下来,他出列行至姜元义跟前。
看到他,姜元义就猜到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了,径直抬手打断所有人,“父皇驾崩事发突然,孤心中哀恸,立后之事暂且不提。”
傅相一愣,“殿下,臣知您心中难过,一时难以接受,但您的婚事关乎国本,关乎我姜国千秋万代,还往殿下振作,尽快定下皇后人选。”
傅皇后,不,该叫傅太后了,她看向姜元义,附和道,“傅相所言有理,先帝驾鹤西去,国丧三月,待三月后,就该着手封后一事,依本宫看,子宁……”
“天色不早了,父皇后事如何处理,还需商议,母后不如先回去歇着吧。”姜元义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垂落的眼神满是清冷。
傅皇后虽不满他的行为,但在百官面前,到底顾及他的颜面,没再继续立后的话题,“罢了,你既已承袭大统,自己该有主意了。”说罢一拂袖,领着自己宫里的人回去了。
傅皇后一走,其他人也不自讨没趣,只顾与周围的同僚商议筹备乾贞帝的后事。
姜元义立在九重台阶之上,望着底下的官员,半晌,他附耳问李内侍,“为何不见芙蕖?”
抓了魏春芳与淑妃后,姜元义不再封锁消息,这会儿丧钟敲响,六宫中人几乎全都聚齐在养心殿外,可人影幢幢,唯独不见芙蕖。
一种不详的预感油然而生,傅皇后现身后的一幕幕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姜元义终于在看似顺理成章的背后,发现了一丝端倪。
“傅子宁又去了哪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