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大臣虽然官职高低不一,大部分人甚至连九卿都不是,但却有资格在宣室殿帮助天子处理政务。
  这一权利让不少大臣都为之眼红,但又无法跻身其中,只能干瞪眼。
  今日是近两个月以来第一次朝会,虽然已经过了寅时,但仍有许多大臣没到承明殿。
  大臣们来得这么晚的原因也很简单,天子从来不会准时上朝,往往比他们要更晚,来早了也是站着干等。
  果不其然,直到卯时左右,所有大臣们都到齐了后,刘协才姗姗来迟。
  “诸位爱卿来得倒是够早的。”
  刘协走到龙椅上落座,接受了百官朝拜后,才笑着说道。
  百官闻言嘴角都忍不住一抽。
  他们来得还早?都已经日上三竿了!
  分明是你来得太晚了!
  孔融上前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刚定,百废待兴,您身为天子,不可倦怠国事啊。”
  “您久不上朝,让大司徒、大司空以及御史中丞他们处理政务,如此下去如何能行?”
  “还请陛下多多专注于政事。”
  刘协闻言露出严肃认真的神色,点头道:“大长秋教训得是,朕记住了。”
  孔融叹了口气,心中无奈。
  每次有人谏言天子都是这一套说辞,表面虚心采纳,实际上根本不改。
  累了。
  就在群臣以为天子又要跟往常一样说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时,刘协却说出了另外一番令他们感到意外的话。
  “朕这段时日来也在反思,朝廷大事关乎国家民生,朕身为天子,实在不该如此懈怠。”
  刘协露出自责之色,同时又说道:“但人力有时穷,朕精力有限,让大司徒他们协助朕处理政务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这到底不符合朝廷礼制,所以朕欲改制,以便更好、更快地处理政事。”
  刘协的话令所有大臣都是一愣。
  改制?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刘协便道:“朕欲创办内阁,设七位大学士。”
  “朝中大小事务皆上呈内阁,由诸位大学士进行审阅以及批示,然后再由朕来裁决。”
  刘协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道了出来。
  内阁制度是明朝创立的,这是一项相当超前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国家而言有着很大的优势。
  刘协很早之前就有创立内阁的想法,只不过这不是随便就能决定的,所以他一直在为此做准备。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让诸葛亮、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人从开始的参议政事,再到后来直接负责处理批阅奏折,就是在慢慢把权力下放。
  直到现在,文武百官们已经差不多接受了让大臣处理政务的行为,正是他提出改制的好时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