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称水定天象,就是让汛兵去黄河取水,以水的轻重,来与往年对比。
  若是取来的黄河水重,那么当年则需注意防汛,若是黄河水轻,那么需注意防旱,这一方法的预测准确度极高。
  若真的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
  那么简直是一场灾难!
  不过现在很显然还没有这种方法出现,想到这里,刘协当即说道:“不,黄河水清并非是什么祥瑞。”
  “而是将要千里大旱的征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一惊,将目光投向天子,脸上都带着不解之色。
  黄河水清,大旱之兆?
  刘协明白他们不能理解,于是解释道:“尔雅有云,河出昆仑虚,色白。因所渠并千七百一川,故而色黄。”
  “汉书又有云,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
  “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由此可知黄河河水之所以浑浊是因为水中携沙所积,而水中之沙乃上游各川所携。”
  刘协将有关黄河水浊的典故一一道出。
  后世黄河的水清,那是因为后世治理得好,现在哪里有后世那种条件?
  但众臣闻言都有些愕然。
  虽然在座的众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这些典故他们也全都知道,但这和又和大旱有什么关系?
  刘协紧接着说道:“黄河常年浑浊,因为泥沙所致;而今年黄河河水之所以变得清澈,是因为上游所渠各川的水枯竭,泥沙不得随流而下,故而才会变得清澈。”
  “黄河上游各川水竭,是因为雨水不丰,而雨水不丰,则必有大旱!”
  刘协这番笃定之言令众臣无不吃惊。
  黄河水清,难道真的代表着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将要到来了?
  鲁肃原本也以为黄河水清是祥瑞,但听到这话后也不由得震惊,于是忙道:“若真是如此,那么应该速速令黄河沿岸各地粮仓中多加备粮,以应大旱!”
  “此事当要慎重!”
  鲁肃的话音落下,法正便立刻开口了,只见他神色严肃,朝刘协拱手道:“陛下,防旱一事非同小可,需及早知会国内各郡县,仅粮仓里的储粮就要增加五成以上!单单这一项就至少要耗费数百万贯钱!”
  “黄河水清虽然罕见,但往年也曾出现过,可却未闻发生过大旱,陛下会不会是多虑了?”
  大汉如今刚刚一统,若要大规模防旱的话,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物资不说,这对于国库也是很重的负担,尤其是目前的情况。
  虽然清丈田亩能让国库增加很多赋税收入,但这些钱还没收上来啊,再者说朝廷的开支同样很高。
  农业补贴、烈士抚恤、兴建公共图书馆、兴建公共学塾……一条条一项项全都是吃钱大户,消耗恐怖。
  现在的大汉就像是一棵刚刚经历过风雨的大树,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修复创伤,维持生长。
  所以现在的大汉说有钱也有钱。
  说穷……那也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