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转运使这才知道宫里派来的监察使竟是个女官。这样一来,倒显得他在裕翠楼备下来的洗尘宴有些不合时宜了。
  徐复祯却是从不理会这些官场应酬的,她直接要看河东路今岁秋季收上来的税银。
  河东路十五座州府,秋季税银总共八十四万两。
  徐复祯记得,从前太宗皇帝百废待兴的时候,河东路人口比现在还要少几万数,秋季税银却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万两了。
  不必说,在京城权贵瓜分之前,当地的官员已经把这笔税银盘剥了一遍。
  四成银子,就是三十来万两,打起仗来恐怕还不够一个月军费的。
  徐复祯粗粗估算了一下,倘若对标太宗皇帝时期的数额,那河东路的官员也分走了四十万两,整整三分之一的数!
  她心里冷笑,决定把被贪走的四十万两算进送入国库的六成税银里,于是留下五十万两,叫赵转运使带着余下的三十四万两回京城交差。
  赵转运使吃了一惊,朝徐复祯扬着着手里的文书:“相府下达的敕令是带六成税银回去。只送三十四万两,才堪堪四成,怎么交差?”
  徐复祯瞧了他一眼,又觉得那五十万两用完,等朝廷拨款还不知是何年月。
  她干脆道:“那这样吧!你带十四万回去好了。余下来七十万两我要作今年御敌的军费。”
  赵转运使见她轻描淡写的语气却是狮子大开口,不由疑心她根本不懂政事,倒像是偷溜出宫假扮钦差的小公主。
  他冷笑道:“监察使可有相爷的谕令,或者圣旨?没有的话,下官只能照文书上的旨意
  办事。”
  徐复祯知道这是从前隐身幕后的弊端了。倘若她早点走到台前来,这些人听过她的名字,就不会对她的命令推三阻四。
  好在她是早有准备的。
  徐复祯从袖袋里取出临行前找太后要的凤令,“太后代摄朝政,这方凤令应该可以算是圣谕吧?”
  赵转运使就着她的手把那凤令瞧真切了,这种事无论如何也做不得假的。可是,要真叫他只带十四万两税银回京,彭相也是无论如何不能放过他的。
  其实徐复祯本来也没打算让他好过。
  若非是他的默许,河东的官员怎么会贪墨至此。她有心杀鸡儆猴,顺带给自己立了威。
  新任的监察使一来就给转运使这么大的下马威,下面的人立马对她敬畏了十分。
  过了两日,赵转运使启程回京,新封的转运使承安郡王便过来接任。
  承安郡王是个心宽体胖的富贵王爷,跟英姿勃发的沈珺并无相似之处。因着郡王妃的缘故,徐复祯对承安郡王还是比较敬重的。
  她尤其喜欢郡王不理事的性情,这样便于她一手操持那七十万两银子的用途。
  只是一想到不日成王将会派一个转运副使过来她就头痛。那位转运副使,不消说是要跟她争功来的。河东这么重要的地方,她不信成王不眼馋。
  所以她不得不考虑把那七十万两银子一分为二,其中三十四两正好是留给转运使的四成税银。
  至于另一半银子,她叫人锁进库房里,怎么取用,到时只能她自己决策——毕竟那是她得罪彭相换来的。
  新官上任,转运司的事情忙活了几天才理清。
  到了十月初五,徐复祯打算去拜见一下姨母常夫人。
  常夫人的夫君沈众身为河东路安抚使,领河东军兵马,因此将府邸设在胜州,此地与北狄相接,乃是河东边地重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