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太子妃(重生) 第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者有话说:
  奇迹婠婠:侍女总觉得我不够华丽怎么办
  第10章 苏幕遮
  老太君皱着眉没说话,屋内一时也没人敢出声,连正在斟茶的丫鬟都停下手来。
  说得上话的嬷嬷如今不在屋里,丫鬟们只好静静侍立,等候吩咐。
  老太君出了一会儿神,才道:“谢家的、林家的几个在花园里吗?让她们好好伺候县主。”
  大丫鬟连忙捧了茶过来:“回老太太,几位嬷嬷已经去花园里帮忙了。您就等着她们来回话吧。”
  老太君似没有听见她的话一般,摇摇头自顾自道:“不应该啊,乔家不是如此门风……”
  周府自从出了中宫娘娘,在京中的地位自然就变得微妙起来。严夫人家世不显门第不高,周府一直由吴老太君掌家。直到孙辈长成,也到了吴老太君逐渐该放权的时候了。
  不过今日春宴,因为请了柔安县主,老太君还是把身边的几个老嬷嬷都派去了花园,一时也不顾不上体贴儿媳的脸面了。
  **
  周府的花园不大,女眷们所游的内园更是精巧。乔琬对园子并不怎么感兴趣,毕竟她是惯与嘉宁公主在毓园游玩的。哪怕前世成亲后交游,她也再没见过比毓园更别致雅趣的园子。
  京中宅邸的内园,不过是大同小异的盆景、湖石与花屏一类,那些芭蕉树、蔷薇架和锦鸡、孔雀几乎是家家齐备。若有池子,还可以种些荷花养些锦鲤,便有风亭水榭度夏。
  不过周府这次春宴,确实是下了功夫,寻来了不少难得一见的牡丹品种。这些珍品摆在园子原有的牡丹丛里,高低错落,花了不少心思。
  不远处的轩屋内,有女乐师在抚琴奏乐。周芸开席后带大家赏了一番牡丹,又作了一轮诗。如今相熟的少女们或是斗草观花,或是品茶下棋,也有谈论花器的,似真准备要插花献与老太君。
  除了周芸时常照顾乔琬一二,在场的少女几乎对她都是敬而远之。一是本就不熟悉,家世也不亲近;二是珍惜才名,生怕多与未来太子妃说两句话,惹上一个攀权附贵的名儿。
  乔琬倒是乐得清净,她找了园中一隅观湖石的小轩室坐下。
  疏影见四周无人,才道:“竟没想到,小姐在先周皇后府上受到这等冷遇。”
  清昼也有些忧心:“周府为何不允小姐拜见老太君?传出去也太不敬了。”
  “倒也不妨事,只是有些无趣。”乔琬托腮望着那湖石。
  这园子讲究的是文人清俭,粉壁灰瓦没有彩绘,学的是江南园林的移步换景,花屏、轩室、门洞隔出不同的景致。
  乔琬不禁想起先皇后周氏,想她在这里的度过的童年时光,想她嫁入东宫又入主中宫时是怎样的心情。她又想到太子,如果周皇后还在,如今的一切会有什么改变?太子或许就不会由天子亲自教养,这是利是弊?
  正在乔琬胡思乱想之际,轩室外响起的人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这间观石的小轩室恰巧就在蔷薇花架附近,临着一排翠竹,正是门可观石,窗可观竹。
  那几人或许是没注意到竹后的轩室有人,在小径上边走,边谈论了起来:“今日见了柔安县主,我又想起那日诗会沈家小姐的哭诉来……”
  “嘘,快别说了,那康平伯家风不正,无需多谈。”
  “有甚好紧张,我们又没说县主坏话,只不过没想到最终是她……”那人停了话头又道,“今日如此,可是老太太都不愿见她?”
  “她来的这般晚,怎么还想让我们等她拜见了老太太再开宴?没得她折腾人。”
  “谁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老太太定然也是不喜。不知为何东宫终是选了她,也许是什么家学渊源……”
  旁人急道:“哎呀,噤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