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太子妃(重生) 第25节(3 / 4)
清佩姑姑只沉默了片刻,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东宫行事,绝不会因畏惧权宦而退缩。县主所虑并无他法,因而不必不安,此事可谓天意。”
乔琬明白清佩姑姑的意思,此事东宫一旦得知,便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但她也从这话语里听出了其他意味。
乔琬前世至死都没有怀疑过天子盛宠太子,她的身边无论是太后娘娘还是嘉宁公主,也从未驳过此事。哪怕太和二十三年那次奇诡的东宫之变,天子也不曾说一句太子的不是。太子薨逝后,天子更是徘徊毓园,悔恨不已。
可今日清佩姑姑所言,乔琬却听出了天子宠信权宦之意。若天子当真盛宠太子,东宫之人自有底气,清佩姑姑又何需在意谷廷仁这罪宦?且乔琬自重生来,才发现嘉宁公主也在时时忧心东宫。
只怕东宫处境,并不如她前世所想,但这些表象却又矛盾重重。
清佩姑姑见乔琬还蹙着眉,只道:“县主不必忧虑不安,此事东宫尽可处理。太子本让想我陪着你解闷,不教你被此事吓着了。哪知你聪慧如此,只怕从今后少不得要劳神忧思,这却不好。”
乔琬知道她的意思,只是笑道:“报君黄金台上意。”
清佩姑姑不赞同道:“你一个小女孩,怎会这般想?太子苦求来的赐婚,并不是为了见你如此。”
乔琬不愿再与清佩姑姑争辩。她只想着,太子有他的一片心,她也有着自己的一片心。
**
这天到了黄昏极是沉闷,夜里就下起了雨。
乔琬躺在床上,只听得淅沥沥的雨落在廊前。又有那雨打芭蕉声声,点滴霖霪,正是一点芭蕉一点愁。
外头榻上守夜的春水,悄悄起身把窗子掩了,雨声才渐轻了些。
乔琬又细想了一遍,太和二十年的夏天,应该再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了。如今只能盼得天子狠罚那谷公公,直教他过不去这一回才好。这样想着,她在心里念了一声佛。
这场雨一直下到了天明,但雨停后却是个晴日。乔琬不知的是,司礼监里的谷公公确实差点看不到新一日的朝阳。
“多谢殿下走这一趟。”裴知垂首,将太子送至班房门外。
昨夜的雨从檐上落下,点滴在空阶之上,一片簌簌之声。
太子道:“正是孤莽撞查案,才害得谷伴伴遭此无妄之灾。如今眼见着番僧就要落网,需记得给谷伴伴妥帖治着这棒疮伤,父亲还要问话呢。”
太子方才看过遭了廷杖的谷公公,这才出了逼仄的司礼监班房。没想到那正值壮年的谷公公此时还未昏死过去,也可能是司礼监的内侍面对往昔的主管不敢下狠手。
总之原本阖着眼、没有多少进气的谷公公,竭力喊道:“多谢太子恩典。”
裴知抬眼,只见太子的侧脸映着晨光,那往日总如春风和煦的面孔上却无甚表情。
谷廷仁生怕裴知不肯给他上药,又提起仅存的一口气喊道:“多谢太子殿下恩典!”
太子这才走到门边:“伴伴好生将养着,孤定查清此事,还伴伴一个清白。”
“老奴不敢,”谷廷仁哭道,“只求太子殿下查清此事,好叫老奴死个明白。”
太子答道:“伴伴且放宽心,父亲自有明断。”
裴知不愿再听这老货号丧,他再次送贵客道:“奴婢定会照顾好谷公公,殿下放心。”
太子见他明白,便不再多言。
白公公撑着伞,小心地送太子上了肩舆。回头时,见裴知还在廊下行着礼,心中不禁有些惋惜。
“你瞧他做什么?”太子问。
白公公紧跟着肩舆,小声道:“奴婢觉得可惜了,殿下若不走这一遭,谷廷仁今日就能破席卷着出宫去了。” ↑返回顶部↑
乔琬明白清佩姑姑的意思,此事东宫一旦得知,便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但她也从这话语里听出了其他意味。
乔琬前世至死都没有怀疑过天子盛宠太子,她的身边无论是太后娘娘还是嘉宁公主,也从未驳过此事。哪怕太和二十三年那次奇诡的东宫之变,天子也不曾说一句太子的不是。太子薨逝后,天子更是徘徊毓园,悔恨不已。
可今日清佩姑姑所言,乔琬却听出了天子宠信权宦之意。若天子当真盛宠太子,东宫之人自有底气,清佩姑姑又何需在意谷廷仁这罪宦?且乔琬自重生来,才发现嘉宁公主也在时时忧心东宫。
只怕东宫处境,并不如她前世所想,但这些表象却又矛盾重重。
清佩姑姑见乔琬还蹙着眉,只道:“县主不必忧虑不安,此事东宫尽可处理。太子本让想我陪着你解闷,不教你被此事吓着了。哪知你聪慧如此,只怕从今后少不得要劳神忧思,这却不好。”
乔琬知道她的意思,只是笑道:“报君黄金台上意。”
清佩姑姑不赞同道:“你一个小女孩,怎会这般想?太子苦求来的赐婚,并不是为了见你如此。”
乔琬不愿再与清佩姑姑争辩。她只想着,太子有他的一片心,她也有着自己的一片心。
**
这天到了黄昏极是沉闷,夜里就下起了雨。
乔琬躺在床上,只听得淅沥沥的雨落在廊前。又有那雨打芭蕉声声,点滴霖霪,正是一点芭蕉一点愁。
外头榻上守夜的春水,悄悄起身把窗子掩了,雨声才渐轻了些。
乔琬又细想了一遍,太和二十年的夏天,应该再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了。如今只能盼得天子狠罚那谷公公,直教他过不去这一回才好。这样想着,她在心里念了一声佛。
这场雨一直下到了天明,但雨停后却是个晴日。乔琬不知的是,司礼监里的谷公公确实差点看不到新一日的朝阳。
“多谢殿下走这一趟。”裴知垂首,将太子送至班房门外。
昨夜的雨从檐上落下,点滴在空阶之上,一片簌簌之声。
太子道:“正是孤莽撞查案,才害得谷伴伴遭此无妄之灾。如今眼见着番僧就要落网,需记得给谷伴伴妥帖治着这棒疮伤,父亲还要问话呢。”
太子方才看过遭了廷杖的谷公公,这才出了逼仄的司礼监班房。没想到那正值壮年的谷公公此时还未昏死过去,也可能是司礼监的内侍面对往昔的主管不敢下狠手。
总之原本阖着眼、没有多少进气的谷公公,竭力喊道:“多谢太子恩典。”
裴知抬眼,只见太子的侧脸映着晨光,那往日总如春风和煦的面孔上却无甚表情。
谷廷仁生怕裴知不肯给他上药,又提起仅存的一口气喊道:“多谢太子殿下恩典!”
太子这才走到门边:“伴伴好生将养着,孤定查清此事,还伴伴一个清白。”
“老奴不敢,”谷廷仁哭道,“只求太子殿下查清此事,好叫老奴死个明白。”
太子答道:“伴伴且放宽心,父亲自有明断。”
裴知不愿再听这老货号丧,他再次送贵客道:“奴婢定会照顾好谷公公,殿下放心。”
太子见他明白,便不再多言。
白公公撑着伞,小心地送太子上了肩舆。回头时,见裴知还在廊下行着礼,心中不禁有些惋惜。
“你瞧他做什么?”太子问。
白公公紧跟着肩舆,小声道:“奴婢觉得可惜了,殿下若不走这一遭,谷廷仁今日就能破席卷着出宫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