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胸口的无名火烧得越来越旺,荣妃情不自禁尖叫出声,扯断护甲,指着上天质问祂。
  “为什么要讲这些?为什么不能让本宫一直这样过下去!”
  “打醒本宫,您觉得很了不起是不是?啊!??”
  荣妃痛苦地捂住耳朵,蹲在地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偏偏.....偏偏要让她在无能为力的时候清醒!
  好恨啊。
  天幕宏大,相较之下一个人的想法太过渺小,渺小到像一粒不起眼的尘沙。
  一个女子的怨意,撼动不了它的播放。
  【邓绥掌权期间,一项项政举托起了各种人才。
  她的死牵动了无数人,包括张衡。若说张衡遇见邓绥以后的人生曲线向上,邓绥死后,他的人生便走向了下坡路。】
  下坡路?老年张衡苦笑了一下,觉得这个形容词说的挺对,至少他的灵感与创作欲随着青春逝去,已经从奔涌的大河变成干枯小溪了。
  黑色的灵柩从大殿启程。
  魂车的前方,有方相和凤皇车作为先导,三百名女侍史官身着素衣白裳,手牵引棺之绳。
  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
  人们低吟挽歌,歌声哀痛而悲伤。
  大将军之妻参乘于车上,太仆之妻担任御马,女将、女骑沿着车驾两侧行进,为邓绥的灵柩护驾,缓缓驶出宫省,踏上前往安息之地的路途。
  【建光元年,太后邓绥崩逝。
  一代女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结果邓绥前脚刚去世不久,邓家就遭到了下一位皇帝的清算。
  她的七位兄弟遭受迫害,全都死于非命,尸骨分散各地。
  邓绥的大哥绝食自杀,邓氏全族被流放,天下人为之震悚。】
  【邓家死得如此轻易,其实有邓绥的一部分责任在,直到临终前,她都在想办法压制邓家,生怕家族在她死后动了歪念,架空刘祜。
  但她没想到族人安分守己,却换来了上位者的大清洗。
  不过这也是汉朝皇帝的基操,功臣用完就丢,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滑稽),如果接下来刘祜当皇帝当得不错,按照史官们的春秋笔法,这件事说不定就过去了,刘祜在史书上照样是一位英明君主。
  可惜,他的功绩不足以掩盖他的恶行。
  刘祜枉杀征服鲜卑的猛将邓遵,致使鲜卑反叛,又废除邓绥在位时的许多惠民政举,使东汉从此由盛转衰,哦,对了,说起来,刘祜也去过泰山来着。】
  什么?几位在泰山封禅过的皇帝立刻紧张起来。
  别是跟他们一样,去泰山祭天的吧。
  不要啊!
  他们的神格要脏了!
  【别误会,不是封禅祭天。刘祜本人还是有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