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氏泪水涟涟:“我已经嫁了人,无福消受官人的厚爱,还请官人放了我罢。”
  高衙内被美人哭得心痒痒,身体也燥热不已,邪笑着上前:“娘子何必铁石心肠,本衙内身份不高贵吗,跟了我,有的是荣华富贵可享。”
  张氏连连后退,快要退无可退之际,林冲的声音传来:“娘子!”
  高衙内大吃一惊,赶紧开窗逃走。
  林冲拿着尖刀进门,不见高衙内的身影,寻了门外来不及逃跑的仆从打得鼻青脸肿,抱住张氏:“娘子你没事吧?”
  张氏心有余悸的摇了摇头。
  【在那之后,高衙内嫉恨上了林冲,联合父亲高俅和陆谦精心策划了一场陷阱,使林冲带刀误入军机重地白虎堂,欲制其于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林冲逃过一死,被刺青发配到了沧州。
  高衙内的阴谋并未就此结束,他指使手下人在刺配途中对林冲暗下杀手,并从中作梗,让管营把林冲安排到草料场工作。】
  宋朝。
  岳飞眨了眨眼。
  高衙内父亲高俅.....这名字好耳熟,似乎和太上皇在位时的高太尉同名。
  高太尉善蹴鞠,获宠于宋徽宗后管理禁军,结果为人恃宠营私,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以禁军充劳役,不管训练,专门为他的营私出力。导致禁军纪录废弛,成了不知兵的摆设,以至后来开封面临金军的虎狼之师,几十万人被打得满地找牙。
  岳飞私以为高俅罪责严重,结果高俅随宋徽宗南逃避难,还落得了个善终的结局,枉死的只有城破后遭金人欺辱的平民,实在没天理。
  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再生气也不能和一死人计较。
  现在好了,明朝有位小说家把高俅的恶行写进了书里。
  文人的笔,杀人的刀。
  想来高俅逃不过一个万世骂名了。
  宋徽宗年间。
  高俅欲哭无泪,苍天啊大地啊!
  他好好踢个球献媚主上,招谁惹谁了,施耐庵谁准你这么写,过分了!
  这是污蔑!
  视频继续播放着:【.....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是好?”他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发现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只拽得一条絮被。
  他从絮被里钻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道:“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1]】
  【在这段话里,火焰出现了一共不止三次。
  林冲抵达草料场时的老军点燃了火,又将火盆递给林冲,接下来,林冲升火.....施耐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描述那么多次火焰呢?
  这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看到后面,才会明白这火焰是作者埋下的重要伏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