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473节(3 / 4)
贾珩道:“再让鸿胪寺的官员去和安南谈,海贸通商乃天下大势所趋,安南方面也要识时务,不得执兵对抗朝廷。”
水溶闻听此言,点了点头,说道:“子钰,我这就交办鸿胪寺的官员。”
贾珩点了点头,转眸看向齐昆,问道:“齐阁老,今年江南方面解送而来的夏粮,国库方面收纳了多少?”
齐昆面色一肃,朗声说道:“据南京户部府库所载,库中夏粮大概有四百万石,比之往年要多了一百万石。”
贾珩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眸光深深,冷声道:“看来新政还是卓有成效的,江南方面,过往士绅侵占良田,欺男霸女,如今也到了王法追溯的时候。”
在先前的江南谋逆之案当中,郝继儒与吴王、庐王等一应宗藩,皆被下狱论死,而彼等家产皆被籍没。
贾珩转而眸光深深,问道:“关外移民情况怎么样?可是已经安定下来?”
齐昆闻听此言,心神当中不由为之一悸,面色诧异了下,问道:“卫王,辽东移民如今已经涌入关外,正在关外移民实边。”
贾珩点了点头,叮嘱说道:“辽东乃我朝新下之地,朝廷方面要多费心思,妥当处置满汉两族之融合诸事。”
齐昆应了一声是。
贾珩轻声说道:“如今藏地新下,我大汉又多一藩夷之族,可由朝廷另设一衙司,用以处置诸族融合诸事,其名理藩院,堂官仍为尚书,定阶正二品。”
满清作为后世民族融合比较成功的王朝,一些典章制度还是比较值得借鉴的。
“理藩院?”齐昆在一旁开口问着。
贾珩道:“专门用来处置诸族问题,此事要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
柳政问道:“那何人可为尚书?原鸿胪寺卿?”
贾珩想了想,道:“鸿胪寺乃是面对外国之官长,而如今诸族乃是本国事宜,设理藩院才是名正言顺。”
在场几位阁臣、军机,皆是齐声应是。
第1700章 白莲圣母:这个贾子钰,她也敢染指?
宫苑,武英殿
贾珩则是在殿中与诸内阁、军机又商议了下理藩院的经制构架以及吏员安排,藏地的这次收复,可以说将理藩院的职能发挥到了极致。
贾珩沉声道:“至于理藩院尚书人选,诸位阁臣尚需议一议。”
内阁首辅齐昆就在一旁接话,开口道:“既是邦交事宜,当由礼部方面拣选干吏充任,然后再拣选通晓诸外文的官吏,察知外国邦务,协同理事。”
柳政想了想,朗声说道:“礼部方面,礼部侍郎方焕为人老成谋国,机敏练达,可为理藩院尚书。”
贾珩道:“藏地既已收复,相关将校的论功行赏之事也要提上日程,山海侯曹变蛟以功抵过,不奖不惩,蒙王增食邑两千户,随征将校,凡有功者,皆论功行赏,不可慢待。”
当然,等他来日登基践祚之后,要给山海侯曹变蛟封以公爵,算是酬劳其在配合废立幼帝上的出力。
柳政在一旁手执一根羊毫毛笔,在空白的奏疏上,详细记下此事。
贾珩转而看向一旁的北静王水溶,问道:“水王爷,歆歆最近在家中怎么样?”
水溶低声说道:“挺好的,我说给她定一门亲事,这丫头死活不愿意。”
贾珩闻听此言,神情默然片刻,温声说道:“歆歆年岁还小,京中的青年才俊,我瞧着倒也不多,再行看看吧。”
水溶点了点头,轻轻应了一声。 ↑返回顶部↑
水溶闻听此言,点了点头,说道:“子钰,我这就交办鸿胪寺的官员。”
贾珩点了点头,转眸看向齐昆,问道:“齐阁老,今年江南方面解送而来的夏粮,国库方面收纳了多少?”
齐昆面色一肃,朗声说道:“据南京户部府库所载,库中夏粮大概有四百万石,比之往年要多了一百万石。”
贾珩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眸光深深,冷声道:“看来新政还是卓有成效的,江南方面,过往士绅侵占良田,欺男霸女,如今也到了王法追溯的时候。”
在先前的江南谋逆之案当中,郝继儒与吴王、庐王等一应宗藩,皆被下狱论死,而彼等家产皆被籍没。
贾珩转而眸光深深,问道:“关外移民情况怎么样?可是已经安定下来?”
齐昆闻听此言,心神当中不由为之一悸,面色诧异了下,问道:“卫王,辽东移民如今已经涌入关外,正在关外移民实边。”
贾珩点了点头,叮嘱说道:“辽东乃我朝新下之地,朝廷方面要多费心思,妥当处置满汉两族之融合诸事。”
齐昆应了一声是。
贾珩轻声说道:“如今藏地新下,我大汉又多一藩夷之族,可由朝廷另设一衙司,用以处置诸族融合诸事,其名理藩院,堂官仍为尚书,定阶正二品。”
满清作为后世民族融合比较成功的王朝,一些典章制度还是比较值得借鉴的。
“理藩院?”齐昆在一旁开口问着。
贾珩道:“专门用来处置诸族问题,此事要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
柳政问道:“那何人可为尚书?原鸿胪寺卿?”
贾珩想了想,道:“鸿胪寺乃是面对外国之官长,而如今诸族乃是本国事宜,设理藩院才是名正言顺。”
在场几位阁臣、军机,皆是齐声应是。
第1700章 白莲圣母:这个贾子钰,她也敢染指?
宫苑,武英殿
贾珩则是在殿中与诸内阁、军机又商议了下理藩院的经制构架以及吏员安排,藏地的这次收复,可以说将理藩院的职能发挥到了极致。
贾珩沉声道:“至于理藩院尚书人选,诸位阁臣尚需议一议。”
内阁首辅齐昆就在一旁接话,开口道:“既是邦交事宜,当由礼部方面拣选干吏充任,然后再拣选通晓诸外文的官吏,察知外国邦务,协同理事。”
柳政想了想,朗声说道:“礼部方面,礼部侍郎方焕为人老成谋国,机敏练达,可为理藩院尚书。”
贾珩道:“藏地既已收复,相关将校的论功行赏之事也要提上日程,山海侯曹变蛟以功抵过,不奖不惩,蒙王增食邑两千户,随征将校,凡有功者,皆论功行赏,不可慢待。”
当然,等他来日登基践祚之后,要给山海侯曹变蛟封以公爵,算是酬劳其在配合废立幼帝上的出力。
柳政在一旁手执一根羊毫毛笔,在空白的奏疏上,详细记下此事。
贾珩转而看向一旁的北静王水溶,问道:“水王爷,歆歆最近在家中怎么样?”
水溶低声说道:“挺好的,我说给她定一门亲事,这丫头死活不愿意。”
贾珩闻听此言,神情默然片刻,温声说道:“歆歆年岁还小,京中的青年才俊,我瞧着倒也不多,再行看看吧。”
水溶点了点头,轻轻应了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