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是萧国公。
  李戒蹙眉,不耐烦道:“不要来劝朕。”
  萧国公却无惧色,恭顺道:“臣只是想劝陛下不要动怒,伤害龙体。”
  见李戒神色微缓,继续道:“弄清纳粮去向,刻不容缓,尚书虽然有错,但通盘查证,必要调动无数账目、人员,此事如果落入旁人之手,反而越理越乱。”
  梁帝沉吟,他是恨尸位素餐之辈,不过也明白各司其职的道理,户部的事还是户部做起来得心应手。
  但他也不立即松口,奏折一放,看向李勖:“太子呢,太子说说看。”
  李勖上前一步,专注地思索了一会让,道:“儿臣认为萧国公所言及是,旁的暂且不问,查账还是理应户部出人。”
  李戒点点头:“恩,说得对,不过旁的也不能撒手,沈摘,你也参与进来,朕担心百姓闹出什么乱子,你且安抚。”
  沈摘遵命,萧国公不知想什么,脸色有异,只是眼下人人自危,谁也没有心情察言观色。
  梁帝手指户部尚书:“还是由你主持,三日内无论弄没弄清军粮去向,都来领罪!”
  “臣遵旨!”
  散朝之后,朝臣离退,李勖与萧国公落在众人身后,结伴而出。
  “老臣谢过太子。”
  “国公客气了,何言谢字?”
  “谢太子为老臣说话。”
  李勖不加掩饰,平静道:“大势所趋而已。”
  “自然,陛下的一切决定,都是利国利民,利国利民的,当然大势所趋。”
  李勖足下一顿,待萧国公走出数步,惊觉回首,才开口:“说起来,倒是还有个疑问,萧国公口口声声‘弄清军粮去向’,又怎知,军粮是丢了,而不是压根就没纳上来呢?”
  四目相对,一个苍老震惊,一个年轻淡然,半晌李勖忽地一叹,竟有几分平易近人的笑意:“国公无需紧张,你自然是不知道的。”
  第22章 账簿
  南梁设有九道三十六州,各州下辖四至五县,道际长官称都督,州际为刺史,而后县令、城主以此类推。
  冀州于晋代时,本属直隶,大梁元年重新划定天下版图时,却被归入了山东道。
  朝廷来人,顶着天子震怒,地方纵有千百个胆子也不敢怠慢,冀州刺史于是带着满阁官员,在官道必经之路上亲迎丞相与尚书大驾。
  这冀州刺史名叫王炎太,五十岁上下,憨态可掬。据说当年从县令升上来只用了五六年功夫,但在刺史的位置坐了已有十五载,却再不见升迁。
  沈摘与户部尚书赵思贤的车驾一前一后出现。沈摘掀开车帘,见王炎太外貌神态倒并不似传言中郁郁不得志,道:
  “我们这才入了冀州地界,王大人就带手下迎接,果真手眼通天。”
  王炎太只是笑:“春风楼的酒席已经备好,就等各位大人移驾。”
  沈摘不为所动:“酒菜就不必了,王大人还是先把正经事办好。”
  王炎太仍旧笑呵呵的:“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如此我们直接去衙门,咱的人早已恭候多时。”
  到了衙门,王炎太先叫属下将京师一起来的随从安置进客栈,而后与沈摘、赵思贤等一干要员入了衙门的议事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