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5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所周知,战斗机的推重比越大性能越好,推重比是飞机的推力与飞机重量的比值。在同等推力的情况下,飞机自重减轻,推力自然上升。
  更何况,更换更优越新型材料,涡轮前温可以拉升更高,发动机性能大幅度拉升,推力自然相应同步增加,在战机自重下降,推力同比上升,发挥出一加一等于n的超常效果,推重比的数值,那是要往破纪录冲去!
  在来的路上,看过材料数据的涡扇-15总设杨总,已经和他电联,兴奋宣言,有这种新型材料加入,如虎添翼,超越对面的,f119,压根不是问题!
  如果,有幸根据这种新型材料附加推导出,质量更轻,抗性更好的机体材料,那么他也有信心,为国家,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
  “陆总你和吴桐同学还有这段前缘,果然,用现在年轻人的话,天才和天才之间的话题,都这么硬核!”一旁,随行跟来的保密处负责人郑洪明笑着轻轻鼓掌,为国家有这样的一双天才暗幸。
  干这份工作,实时消息的掌握那是必备吃饭家伙。
  当时图书馆那一遭,由于陆骁的身份,吴桐的资料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在他们保密部门的简单查探中,确认吴桐是因为cmo表现出色,被京大特别招录,提前到校学习,入校轨迹固定,无任何故意意外成分,才被搁置。
  萍水相逢的人,聊孪生素数猜想这样打破人类想象的话题,在他们当时确定过信息后,吴桐这半年陡然崛起,于数学界耀眼璀璨,这也成了他们内部最先得知的奇谈了。
  现在再想起来,那竟然是他们最先发现的,属于国家顶级天才的初次对碰。
  “吴桐同学,初次见面,我是保密司负责人郑洪明,以后估计就熟悉了。我以为吴桐同学在数学上已经夺目出色,也为国家有这样的顶尖数学人才高兴,一直想当面认识认识吴桐同学的,还想着,日后如果你有缘法参与保密项目的时候,咱们总归会有打交道的时候!”
  郑洪明笑着看向吴桐自我介绍,“没想到吴桐同学这一步踏入材料学,又是一举惊人,倒是让咱们提前认识,以后也少不了要打交道呢!”
  吴桐的资料,是他们都查询审核过得,根红苗正,清白出身,没有任何问题的好同志。有问题的同志,也不会创造出这样的超群材料来资助中华。
  当年陆骁乍然崛起,各种研发项目短时间一个个攻克,他们部门没有防备的,差点儿手忙脚乱,还好陆骁差不多是他们老一辈看着长大的孩子,深受家学渊源影响,他的保密警觉性不亚于他们专业保密人员,才没造成意外泄密的可能。
  现在再面对吴桐这样的特别天才,他们内部已经有经验的提前拉响警报,随时做好保密支援工作。
  “您好,郑司长!”吴桐和郑洪明同时伸出手,握手致礼,“多有麻烦您了。”
  “都这边坐吧!”成华南招呼的指了指一旁的会议区,因为偶尔要留学生讨论问题,或者直接现场开组会,他办公室里有个简单的会议区。
  阮成旭率先一步,把桌子上微有些杂乱的文件,快速拢起来搬到成华南的办公桌上暂放,而后自觉地退出这间办公室,门口,四名目光犀利的便衣守卫战士,板正严肃的巡视监督各个方向,确保无人窥视和预防突发状况。
  “我来简单给吴桐同学普及下保密条例”郑洪明也不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时间紧急,多一分钟浪费,就多了一分泄密的可能。
  数学上的理论成果,面向国际,这个没有影响。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家的。类似这种新型材料的重磅成果,就属于国家不可外传机密。有陆骁的例子在那里摆着,有一就有二,没人怀疑,吴桐只会在这一种材料停留脚步,他们要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他们深有教训,在处理天才的问题上,永远不能用常理来定论。
  第118章
  两种
  趁着恰逢时机,郑洪明简洁又深入的给吴桐上了一节保密课。这眼看着,极大可能就是国内未来材料界的接班顶尖力量,保密工作重中之重,忽视不得。
  对比下自己的行为,吴桐有些不好意思的发现,她自觉还算谨慎的行为,其实在保密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用漏洞百出来形容。
  还好,她找的人,都是可信任的师长,他们给她最好了把关。
  走完基础流程,吴桐把整理好的资料优盘递了过去,“这是t4合金所有制备和数据资料,t4是我暂时方便的称呼,我在后面临时添加了一份还没来得及验证的横向推导版块,只是我的简单设想,如果有需要,可以安排实验一下,可能更适合做涡扇发动机叶片!”
  “我第一次搞材料,没什么经验,只一味追求优选,好像把t4材料的标准做高了!”吴桐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是标准的学生面对老师谈话的坐姿,但就是这样乖巧的人儿,发言却是语惊四座。
  看到几双刹那投递过来的惊诧眼神,吴桐以为她说了不细致,话语一顿,紧接着解释道,“t4材料出发点,毕竟当时我是更倾向于机身材料考虑的,如果要用作涡扇叶片上,还是精益求精的好!我对涡扇材料了解的不多,对材料学也只有浅显了解,只是依据成老这边刚才看到的简单资料,在t4的基础上,做了个大致的材料模型,细节处还是有很大填补空间的!”
  吴桐的解释,反倒是让成老和郑洪明愈发像是看珍宝一样的眼神看向吴桐,都说天才灵感一现,尽是惊世之作,现在这个言论,亲眼在他们面前,又一次上演。
  他们上一次的惊艳,还是对面陆家小子,只凭简单的资料,就把海对面的f-22构造布局细节解析出来,在适合中华的道路上,设计了威龙j-20,空气动力学被他玩得滴溜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