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7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何制备使用这个特殊氧化硅让它达到预想分离效果呢?问题抛出,目前已知的材料在吴桐脑海中风暴式席卷而过,
  最终,在目前所具备的材料制备方法中,吴桐确定了制备方向,在草稿纸上又书写了一连串的分子式,画出了判定材料的原子式。
  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典型的六边形结构,很有蜂巢架构美学。
  graphene-(ch)n--cooh-cooh--hooc-ho
  未来革命性新型材料,石墨烯,又是一目前物化学界相当火热的前沿课题。以气相沉积工艺,将特殊的六边氧化硅与石墨烯薄膜结合,形成特殊的过滤膜。
  她还需要打造一种特殊设备,设备要有氮气输气管道,过滤装置,要有真空泵,制备全程需要压力差,需要净度十万之上的密封车间,不可见光
  一个个制备条件,被吴桐推演确定下来,制备工艺标准逐步成形。
  搞定制备的基础设施,吴桐又开始推导起制备工艺,材料上的制备工艺,按着她设想需要用到的种类,从大类到细分,一项项,逐步判定,吴桐把筛法用到极致,反复的筛选推演演算,数学模型辅助推导特殊条件下,达成相应结果需要的定向数据
  各项能力互为结合之下,吴桐筛选出来了制备工艺需要的步骤参数。
  加压,加压参数,真空的压力差、特定的电流电压,与六边氧化硅通电特殊效应,在这种特殊效应下,气体到固态的合成
  一步一步,划时代的新型高能分子材料链在吴桐的笔端呈现。
  最后的工序落定,吴桐逐渐脱离心无旁骛的深度研究状态。
  此时此刻,看到手边她搞出来的东西觉得,吴桐才不由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貌似这次她搞出来的东西,有点儿非同一般!
  这次她灵感大爆发,好像搞出来了个不得了的反应材料链出来。
  她最开始,只是想研究一种更好的固态燃料,作为她新设计出来的超燃双脉冲压发动机的动力来源。
  只是研究着,研究着,她突然灵光一现,与她之前共键效应下推导出来的特殊分子式发生共鸣,得出了一种全新的特殊全氮化合物n18。
  这种特殊的全氮化合物,属于氮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第170章
  特殊
  它由18个氮原子组成,以特殊的共键效应,组成了空间三维结构,六个氮原子相连组成稳固的蜂窝六边形,以此相叠加,最终反应组合下,形成宏观状态下,被她命名为n18的全新全氮化合物。
  气体转固态的超高能材料领域,一直都是热门前沿课题,世界各国都有人不断研究追求,她记得,还有一种特殊的气体转固体类高能炸药的玩应,应该是海对面宣称的成果,是不断地加压,大概要加到100万到1000万个大气压,可以将气体氢转化为固态的金属氢,
  资料显示分析:同等质量下,金属氢的爆炸能量相当于tnt炸药的35倍,远远大于任何化学能源的能量密度,仅次于核反应。
  和全氮化合物,有点儿打擂台的存在。
  不过,就和全氮化合物一样,越是强大的物质越不稳定。所以海对面研制出来的金属氢,无法在室温条件下存在,哪怕是在实验室当中,也很快就“意外”消失了。
  不同于外界那些所谓宣称,所谓想象预告,吴桐是真真切切,推演出了这种特殊材料,特定的结构形成。
  甚至是,制定出了,能够把这种全氮化合物从推演化成现实的制备工艺。
  在她的全力以赴中,识海中推演的结果呈现,这种化合物与特殊的紫外线波
  段结合,对于天然有机物和化工材料,几乎没有种类限制,具有极为强大的分解作用,甚至可以通过调节紫外线波段,达到定向产出对他们有益处的需求。
  在n18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另一个参数的电压,加上真空负压工艺,将会再度合成一种新的全氮物质-n24。
  这种全新全氮化合物就有些危险,属于接触到日常紫外线,就会发生剧烈爆炸的危险物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