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3 / 4)
听见史苗问,周氏只能做出笃定的样子:“太医是这么说的。”
这样倒是和宁府新太太从金陵出来的时间大致对得上。
既然有了太医发话,有些事就要一口咬定。
史苗再次强调:“可管住了人,别让说出不该说的。”
大儿媳妇配合的点头:“那是当然,老太太,咱们家也该赶紧写了信带到金陵去。”
于是史苗命人写了书信,快马加鞭送去金陵,告诉贾敬这个好消息的
同时,顺便看他如何安排。
本来这位珍儿新太太就是来探亲的,她母亲当下半死不活,自己怀了身子月份又浅,不可能当即就叫转回金陵去。
荣国府这边也觉得难办得很。
二房奶奶道:“这回可就难办了,你说这人留也不留,当下行动不便,路上又远,若把孩子生在京城,也是不妥。”
史苗早就想好了:“她来的时候,正式最难耐的季节,养几日身子稳了,天也不热,再走不迟。”
就算她荣国府不介意留,宁国府那边肯定会想法子把人接回去的。
大儿媳也愁:“听人说,李家老太太又耗着,好不了,也死不了。”
最怕宁国府那边真来人,李珍儿又舍不得母亲,不敢走了。
二儿媳却道:“她是个懂事的,已是全了母女之情,也要顾着自己。”
要是这是个男孩儿,这位奶奶的位置是真真稳当了,将来还能有个依靠。
珍哥儿那样子,又不是从小养着,以后能面上孝敬着就不错了。
李珍儿知道自己有喜,心里也十分高兴,众人观她举止,倒也将先前的疑窦减了好几分。
她闲着是客,又不好再往娘家病人堆中去。
她老娘知道女儿有喜,心情一好,反而病症有了几分起色。
真是样样都在变好。
李珍儿时常来史苗屋里说话:“探春妞儿真是可爱。”
一干婆子媳妇都道:“要不了多久,奶奶也能自己生养一个了!”
她初为人母,听了这样的话,自是愈发欢喜,不自觉抚着微微显怀的肚子,笑得一脸温柔:
“老爷来信说,让我八月底走,留在这边和婶娘团圆一回。”
史苗点头:“他这个安排好,八月里咱们玩一回,你再慢慢回去。”
八月以后天凉爽,雨水也不多,贾敬这个安排还算有几分良心。
贾敬不急着让媳妇回去,贾珍却是要先走一步,特意来向史苗辞行。
贾珍恭敬的向史苗行礼:“父亲说有事要我去,孙儿特来向老太太请辞。”
史苗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叮嘱:“一路小心。” ↑返回顶部↑
这样倒是和宁府新太太从金陵出来的时间大致对得上。
既然有了太医发话,有些事就要一口咬定。
史苗再次强调:“可管住了人,别让说出不该说的。”
大儿媳妇配合的点头:“那是当然,老太太,咱们家也该赶紧写了信带到金陵去。”
于是史苗命人写了书信,快马加鞭送去金陵,告诉贾敬这个好消息的
同时,顺便看他如何安排。
本来这位珍儿新太太就是来探亲的,她母亲当下半死不活,自己怀了身子月份又浅,不可能当即就叫转回金陵去。
荣国府这边也觉得难办得很。
二房奶奶道:“这回可就难办了,你说这人留也不留,当下行动不便,路上又远,若把孩子生在京城,也是不妥。”
史苗早就想好了:“她来的时候,正式最难耐的季节,养几日身子稳了,天也不热,再走不迟。”
就算她荣国府不介意留,宁国府那边肯定会想法子把人接回去的。
大儿媳也愁:“听人说,李家老太太又耗着,好不了,也死不了。”
最怕宁国府那边真来人,李珍儿又舍不得母亲,不敢走了。
二儿媳却道:“她是个懂事的,已是全了母女之情,也要顾着自己。”
要是这是个男孩儿,这位奶奶的位置是真真稳当了,将来还能有个依靠。
珍哥儿那样子,又不是从小养着,以后能面上孝敬着就不错了。
李珍儿知道自己有喜,心里也十分高兴,众人观她举止,倒也将先前的疑窦减了好几分。
她闲着是客,又不好再往娘家病人堆中去。
她老娘知道女儿有喜,心情一好,反而病症有了几分起色。
真是样样都在变好。
李珍儿时常来史苗屋里说话:“探春妞儿真是可爱。”
一干婆子媳妇都道:“要不了多久,奶奶也能自己生养一个了!”
她初为人母,听了这样的话,自是愈发欢喜,不自觉抚着微微显怀的肚子,笑得一脸温柔:
“老爷来信说,让我八月底走,留在这边和婶娘团圆一回。”
史苗点头:“他这个安排好,八月里咱们玩一回,你再慢慢回去。”
八月以后天凉爽,雨水也不多,贾敬这个安排还算有几分良心。
贾敬不急着让媳妇回去,贾珍却是要先走一步,特意来向史苗辞行。
贾珍恭敬的向史苗行礼:“父亲说有事要我去,孙儿特来向老太太请辞。”
史苗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叮嘱:“一路小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