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4)
史苗知道儿媳的话没说完,又让湘云和探春好生去完成功课,叮嘱下人们送黛玉出门回家。
孩子们走了,史苗才又问:“还有什么没说的,现在只有我们娘儿几个,大可不必瞒了。”
周氏这下才说道:“说是那秀云姑娘已经珠胎暗结,那边是要纳进去当姨娘呢!”
史苗冷笑:“所以她的意思是想要咱们府上出面,不让纳这个姨娘?”
两个媳妇都不发话,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等于默认。
有点荒唐,贾姝都出阁这么多年,她自己也生了两个儿子,丈夫年纪也到能纳妾的时候,荣国府没有拦的立场。
贾姝自己的筹谋并不难猜。
史苗知道贾姝怕这个姨娘又生出一个儿子来,将来一旦成才,肯定会和贾姝所出儿子的家产里分出一份。
更有一点,贾姝咽不下这口气。
真咽不下这口气,贾姝一开始就不该来求荣国府,大概以为这样能讨好丈夫,将来压人一头。
现在又后悔了。
按理说这件事算不上光彩,当下解除侍读的危机,爱办什么都低调的办。
贾姝还想把荣国府拖下去。
史苗有点不高兴的:“此事于情于理,我们都管不着,她也当这么久的家,早就该自己拿主意了。”
史苗打定主意不管的。
别说贾姝那个女婿,林如海现在要纳妾,史苗也会劝贾敏离了自己过。
可贾姝显然是不想离也不可能离的。
史苗真掺和进去,将来贾姝没准还和丈夫抱怨母家多管闲事。
所以史苗这回绝对不多管了。
两个媳妇看老太太是这个态度,心里也有底,她们就怕老太太因为素来疼爱女儿,要为贾姝强出头。
这事贾府管不得,两个儿媳顿时心口石头落地,各自忙去了。
反正贾姝那边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礼节低调的纳了姨娘。
史苗听说薛宝钗进宫以后,并没有去给公主当什么伴读,反而顶了甄妃娘娘那边宫里的一个缺儿。
原先说好以后等公主出嫁,大约宝钗就能得一份好亲事,而今又说今后甄妃娘娘会给她指婚。
一门将来能让薛家飞黄腾达的好亲事,就像是吊在薛家面前的胡萝卜,支使着薛家赚钱为甄家干活。
史苗都不想戳破。
薛家有那个薛蟠在,就算薛宝钗真得了一门好亲事,多半也要黄。
甄家的元春,在太上皇宫里当掌事宫女。
薛宝钗以为自己进宫,大约也像是元春姐姐一样。
当公主的侍读,做的应该是伺候笔墨之类的活计。 ↑返回顶部↑
孩子们走了,史苗才又问:“还有什么没说的,现在只有我们娘儿几个,大可不必瞒了。”
周氏这下才说道:“说是那秀云姑娘已经珠胎暗结,那边是要纳进去当姨娘呢!”
史苗冷笑:“所以她的意思是想要咱们府上出面,不让纳这个姨娘?”
两个媳妇都不发话,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等于默认。
有点荒唐,贾姝都出阁这么多年,她自己也生了两个儿子,丈夫年纪也到能纳妾的时候,荣国府没有拦的立场。
贾姝自己的筹谋并不难猜。
史苗知道贾姝怕这个姨娘又生出一个儿子来,将来一旦成才,肯定会和贾姝所出儿子的家产里分出一份。
更有一点,贾姝咽不下这口气。
真咽不下这口气,贾姝一开始就不该来求荣国府,大概以为这样能讨好丈夫,将来压人一头。
现在又后悔了。
按理说这件事算不上光彩,当下解除侍读的危机,爱办什么都低调的办。
贾姝还想把荣国府拖下去。
史苗有点不高兴的:“此事于情于理,我们都管不着,她也当这么久的家,早就该自己拿主意了。”
史苗打定主意不管的。
别说贾姝那个女婿,林如海现在要纳妾,史苗也会劝贾敏离了自己过。
可贾姝显然是不想离也不可能离的。
史苗真掺和进去,将来贾姝没准还和丈夫抱怨母家多管闲事。
所以史苗这回绝对不多管了。
两个媳妇看老太太是这个态度,心里也有底,她们就怕老太太因为素来疼爱女儿,要为贾姝强出头。
这事贾府管不得,两个儿媳顿时心口石头落地,各自忙去了。
反正贾姝那边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礼节低调的纳了姨娘。
史苗听说薛宝钗进宫以后,并没有去给公主当什么伴读,反而顶了甄妃娘娘那边宫里的一个缺儿。
原先说好以后等公主出嫁,大约宝钗就能得一份好亲事,而今又说今后甄妃娘娘会给她指婚。
一门将来能让薛家飞黄腾达的好亲事,就像是吊在薛家面前的胡萝卜,支使着薛家赚钱为甄家干活。
史苗都不想戳破。
薛家有那个薛蟠在,就算薛宝钗真得了一门好亲事,多半也要黄。
甄家的元春,在太上皇宫里当掌事宫女。
薛宝钗以为自己进宫,大约也像是元春姐姐一样。
当公主的侍读,做的应该是伺候笔墨之类的活计。 ↑返回顶部↑